2016年7月17日 星期日

課程改革

課程調查委員會 溫怡萱 吳信疆 吳崇豪   林庭羽 葉緣真
 逆光發表資料整理 吳信疆  

前言:
身為台大心理系的學生,系上課程的樣貌深深影響著系上的大家。系上教授和學生一直致力於課程上的安排和意見回饋,希望能設計出雙方都能負荷並收穫滿滿的課程規畫。在由老師與學生代表組成的課程委員會多年的準備後提出了課程改革草案六,並且即將送入系務會議做出決議。而於此同老師們也希望獲得更多學生的回饋及意見用來當作課程規畫的參考,因此由今年學生代表溫怡萱組成學生課程調查委員會,針對大學就讀台大心理系的學生發下問卷調查,希望了解學生們對於現在必修課程的想法,以及對於草案六的意見。課程調查委員會更希望透過逆光、網路等不同管道讓學生們更理解系上課程安排的脈絡及設計者們的想法。接下來就讓我們看看這次課程改革的重點。

課程改革草案六:
由於心理學領域變動快速、加上台大近年開始推行必修課程減少的課程改革方針,數年前系上開始推動課程改革,並且於2014學年開始實施〈研究學程辦法〉。同時系上課程委員會開始討論系上課程改革事宜。兩年間提出課程改革草案1~5,並且於今年初提出了現在看到的課程改革草案6。就讓我們先來看看這個版本的課程內容吧。

在這份課程改革草案中我們可以注意到課程被分成三個不同的重要程度
Ø  基礎(Groundstone):包含了普心、統計、心理測驗、實驗法、研究法。
Ø  核心(Keystone):包含社心、性格、生心、知覺、認知。
Ø  總整(Capstone):包含了需要綜合應用的變態、發展、進階選修課程、畢業論文或實作計劃。
其中與現行課程相比變動最大的地方包括原本一學年的心理實驗法縮減為一學期,增加一學期的心理學研究法;以及畢業論文及實作計畫的設計。除此之外也有不少必修課程的順序稍做調換。

學生課程滿意度問券結果:
I.      樣本數:78位大學就讀台大心理系的學生,屆數從B97B04
II.    問卷內容
A.   【大學部課程了解程度】 (樣本數為目前就學生,共50)
1.     
題目

無意見
我知道目前系上必修順序安排的理由。
24
26

我在意目前系上必修順序安排的理由。
33
17

我知道系方將目前的必修課列為必修的原因。
26
24

我在意系方將目前的必修課列為必修的原因。
42
8

我清楚系上老師開必修/選修課的狀況。(如某課幾年開一次、課程內容等)
17
26
7
我希望能在必修課程中多了解到該教授的研究內容(Missing data:1)
25
3
21
我希望固定必修課程的基本目標與大綱,降低不同老師授課的差異性。
28
11
11
如果能知道老師課程設計的原因,會增加我上課的理解和投入程度(Missing data:1)
43
2
4
2.    在修完課後,我仍不了解下列的課被列為必修的原因。(樣本:大學就讀台大心理系共78)
(
以下列前三名)
a.    性格心理學:11
b.    大一研討課/ 發展心理學:7
c.     知覺心理學/變態心理學:6



B.    大學部整體課程滿意度(樣本:已修完系上必修共48)

題目
平均
標準差
(1)修完系上的所有課程後,我可以了解學習心理學的意義。
3.67
1.04
(2)系上課程的整體目標和我的想像一致。
3.23
0.93
(3) 系上必修的課程規畫具有系統性。
3.31
0.95
(4) 系上開設的課程面向很全面。
2.67
1.08
(5) 系上必修課程有內容重複的問題。
3.42
1.11
(6) 系上的課程普遍與實務缺乏連結。
4.35
0.89
(7) 系上的課程數量很豐富。
2.77
0.95
(8) 在心理系的課程中,我可以學到我認為該學到的東西。
3.88
0.95
(9) 心理系學到的東西 對我的職涯有幫助。
3.17
0.87
(10) 我可以在生活中運用在課堂學習到的心理學知識。
3.63
0.67
(11) 在上完系上的課程後, 我能完整說出自己學到的東西。
3,44
0.74
(12) 系上的必修課整體花了我過多的時間(包含撰寫作業、準備考試、閱讀文本等課堂要求)
2.63
0.91
Ø  分數最高:
(1) 修完系上的所有課程後,我可以了解學習心理學的意義。
(6) 系上的課程普遍與實務缺乏連結。
(10) 我可以在生活中運用在課堂學習到的心理學知識。
Ø  分數最低:
(4) 系上開設的課程面向很全面。
(7) 系上的課程數量很豐富。
(12) 系上的必修課整體花了我過多的時間(包含撰寫作業、準備考試、閱讀文本等課堂要求)。
 





(註:五、六、十二題經反向coding
Ø  優先處理:
(4) 系上開設的課程面向很全面。
(6) 系上的課程普遍與實務缺乏連結。
Ø  次要處理:
(5) 系上必修課程有內容重複的問題。
(7) 系上的課程數量很豐富。

C.   【開放式填答】(樣本:大學就讀台大心理系共78)
1.    關於系上的必修和選修,有哪些面向是您認為是重要的?(例如:分數計算、就業考量...等等)
a.    36人明確提到就業與實務應用,其中27人為大學部學生、4人為心理學研究所學生、2人非心理相關研究所、2人就職於非心理相關工作。
b.    8人提到加深更多不同領域的課程、其中3人講到包含必選修、分群組,也有單純覺得需要各個領域接觸碰過。

2. 您較喜歡的方案。

選擇
人數
預計改革草案6
58
其他
11
目前的課程順序
4

3. 你希望系上多開設怎樣的課程(領域或專門課程)?


課程名稱
人數
諮商相關課程
13
輔導
5
臨床相關課程
10
工商
14
心理計量、方法學
3
機率學
1
發展領域
2
音樂治療
1
藝術治療
1

課程名稱
人數
音樂相關
1
使用者相關
2
司法相關
2
心理學史
心理學思想史
2
各式專題課程
1
神經生理基礎
1
程式語言
1
實習計畫
1
音樂相關
1


課程改革座談會:
在這份問卷中不難發現學生們對於系上課程的疑惑不外乎下面幾點,而在後續課程改革座談會中老師們也為我們回答了這些問題。



1.       對許多同學而言心理學是迷惘的,也許成績很好但卻沒辦法說出我們到底學了什麼?這些東西要如何幫助我們?讓我們來聽聽梁庚辰老師的回答。

其實基礎與應用的那條線是很難劃分的,我們必修課教的知識其實是一些必要知識,它們並沒有特別偏研究。因為所有做過研究生的人都知道,修完必修課也是作不出研究的,你還需要一些其他的資訊與訓練(譬如由老師點出關鍵的懸而未決問題為何),才能勉勉強強開始第一個研究。然後邊失敗邊學,其實沒有比進職場更容易。同樣的,帶著必修課的知識走進職場,沒有一門課程可以直接用上,而是需要轉化,但是道理都曾教過。我有一個研究生賴思妤,碩士論文作的是老鼠的觀察學習,但是現在的工作是user’s experience的設計與調查,她說心理學訓練超有用(她大學念的是公共衛生),讓她得心應手。我想同學們慌的是心理學不像某些系一樣,有既定的職業等著你,需要自己去闖,在闖的時候,不知道如何呈現自己的優勢與長處。我想各位同學需要增加的,不是知識方面的能力(如果你每門必修課都有好好上的話),而是自我瞭解與自我表達呈現的能力。心理系的必修課其實教蠻多東西的,所以大家不需要「拋卻自家無盡藏」,我覺得上一些表達或討論的課,幫助大家如何將所知道的表現出來,應該就不會那麼慌。

2.       在現在22K充斥的社會環境下,不少學生對於未來的不確定性其實是恐懼的。我們害怕沒有準備好、沒有在就學期間獲得足夠的能力去應付現實的社會,而對於開設更多應用課程或是協助學生進入職場,老師們又是怎麼說的?
  • 胡志偉老師:

現在台大心理系採用的課程結構是黃榮村老師當系主任時設計的。當時有兩種不同的學程設計模式可以參考:一種是generalist 模式,另外一種則是specialist 模式。Generalist 模式的設計理念是培養學生廣博的心理學知識,以奠定學生繼續攻讀研究所的基礎;所以一些更為專業的心理學課程(如臨床、諮商、工商等)都留待研究所時,再行修習。Specialist 模式則除了在大學部就讓學生修習類似輔導心理學這樣的專業課程外,並不要求學生一定要廣博的選修心理學的各種科目。當時,本系採用了generalist 模式的原因如下。一,(當時)美國主要大學的心理系的學程設計多採用generalist 模式。二,延續台大心理系的學程設計傳統;所以在我們的學程中,除了包含了多門心理學的基礎課程外,還延續當時學程中微積分﹑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方面的必選課程。
本系目前採用的學程是在20多年前設計的。現在的時空背景已經與當年不一樣了,而心理學界對於學程設計的看法也比過去分歧的多,或許現在是重新思考本系學程設計的時候了。
  • 翁儷禎老師:

很多時候學生會問:學這個在未來有什麼用呢?如果無法瞭解學習的內容有什麼用處的話,學生有時好像就喪失學習的動力。但很多時候,學習當下是可能還不知道到底學的有什麼用處。而有些課程內容,老師很難清楚告訴同學以後會在哪裡用到,或者是老師其實講了,但是學生當下可能難以理解與瞭解,因為有些課程內容真的是需要經過一段時間後,或經歷另一些學習後才會明白。我在想,學生做為一個學習者,是不是也能嘗試抱持著一種心態面對學習:無論是否能明白課程內容與將來的關係,既然已是系上目前排定的必修課,就先學習老師教我們的,或許在將來,慢慢可以瞭解課程對我們的幫助。很多時候,一門課對我們往後的幫助,未必是課程的知識內容,有可能是一種在課堂時學習到的思考方式,一種理解事情的角度,或者是一種心態,或是老師的一句話,這些非知識性的隱性學習或許能加深自己的深度與廣度,面對之後的挑戰。如果用這種態度來學習,或許是一種更寬廣的學習態度。
陳淑惠老師:
我一直在想是否有辦法讓學生在學習上增加一點學習的感覺,或是沒有那麼徬徨。心理學本來就不是全然技術領域的學科,如果我們用很實際很應用的方式來教授心理學,那至少我覺得有點對不起心理學。雖然我自己偏臨床領域,有一部分也是要先教一些技術像是診斷等等,但心理學並不是只有技術這個部分而已。

3.       課程改革草案六中大二的必修變成了心理學研究法與實驗法,而這之中的差別是?
心理學實驗法著重於單純的心理學實驗,目標在透過實驗進而推論因果關係,因此會帶著學生依循著心理學實驗的發展流程理解心理學實驗的發展脈絡。而研究法則廣泛包含著所有用來做心理學研究的方法,包含實驗、質性研究、觀察法、更多像是生心、神經等的研究方法等。

4.       加開諮商、臨床相關課程
  • 陳淑惠老師:

每一次在做這樣的調查的時候就好像都會給臨床組老師一些道德上的壓力,我們的回應一定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光是應付碩班博班的課程就已經應付不來了。我可以理解很多人進心理系就覺得系上應該提供這樣的課程,但很不巧的台大心理系並不是朝這單一的方向設計的,課程設計與同學需求一直都存在差異,而我自己不知道該怎麼解決。

總體而言,老師在課程改革的座談會上交流了許多意見,除了上述的分享外,還討論了關於實作計畫、課程設計順序的邏輯、如何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幫助學生在面對未來時不會感到慌亂等。由於時間和呈現幅度有限,因此在這裡只呈現了比較精要、關切大多數同學疑問的問題。


老師們的意見:
最後我們在文末附上梁爸給同學們的一封信,並且再次感謝梁庚辰老師及其他所有給過我們意見的所有老師們。

各位同學:
最近參與了幾次有關於同學們對於臺大心理系課程意見的討論,我珍視這樣的機會,所以對於聽到的意見會認真思考。我想有關心理學系內部的課程,目前系上還在研擬規劃中,我已經提出了我的意見,所以不擬另外置喙。但是我聽到一些意見,與心理學課程無關,但是讓學生感到迷惘,覺得有必要說出我的看法。學生們幾次提到他們不明白修國文、英文或自然科學、生命科學與社會科學對於學生心理學素養或就業有什麼關係。我本來想當場或稍後表達我的意見,但是受限於時間,覺得心理學內部的課程已經眾說紛紜了,不宜再把焦點轉移到非心理學的課程上,使得問題更難聚焦,所以就抑制住了。我剛剛看到一篇清大李家同教授所寫的文章,我覺得可以部份的回答同學們的問題。所以特別把它複製寄給你們參考。李家同談的是一個學者應有的素養,你們也許會說我就是不想成為學者,所以李家同的說法對我不能成立。但是我從前看過一部電影,描述一個文學教授在軍事訓練中心教大兵們語文課,他用了經典文學的篇章作教材。幾乎除了他自己以外,其它人(包括學生)都以嘲弄的態度看待這事。這位先生不以為意,照樣認真教,還帶學生去看莎士比亞戲劇。他認為潛移默化一定會發生力量。後來真的在一次作戰演習中,出現的預料之外的情況,所有參與的單位都眼見挫敗即將降臨,唯有一個他教過的學生,忽然唸出一句「亨利四世」的台詞,提醒並激勵了同班所有唸過這齣戲的同學士氣,所以只有他們班完成任務。心理的力量可以克服環境的阻力,心理學課本也曾描述這樣的力量,你們還記得透過老師great expectation造成的奮進叫什麼效果嗎?分析這效果的運作機制,是心理學家的長處。但卻是洞察人心的文學家卻對這樣的心理力量有超乎尋常的敏感度,最能在日常情境下捕捉到它們而述諸文字或創作。你們也許還記得我教「心意揣度」(theory of mind)時,舉李商隱描繪西王母不知人間有死亡的心情:「瑤池阿母漪窗開,黃竹歌聲動地哀,八駿日行三萬里,穆王何事不重來?」。這樣詩句的賞析,正好用來說明一級(primary)與次級(secondary)的心意揣度。我能夠舉這樣的例子,不能不歸功於我大一的國文師陳修武先生,花了一個學期的時間為我們講了半本的唐詩,讓我對詩人的創作有一點點的認識。我想對於心理現象的捕捉,文學家與藝術創作者有他們超絕的敏感度。一個心理學研究或工作者,不妨利用他們的長處來協助自己的思考、研究或者工作。我認為這是我們要修國文與英文的最大原因,它不見得立即有用,但是在關鍵時刻會發揮功效,將學問或洞察提升到另外一個層次上。我的同學林財丁教授(臺大心理系與我同屆,數理心理學博士,後任東海大學管理學院院長)曾說:「學問無用之用,是為大用」,文學固然在開始時無法取代一個人的心理專業素養與能力,但是到了某一個階層以後(無論是學術或應用)都可以發揮很大的效果。「君子不器」不僅僅是儒家文化下的教育目標,即使是西方強調實用的文化,也認為一般的文學素養是大學知識分子所必要的。大學的國文與英文教你們的不是文字,而是文字底下蘊藏的思想,而思想是任何心理學家或心理學工作者都感興趣與必要知道的,所以大學修國文與英文,應該有一個這樣的態度。我最後再提一個訊息,諾貝爾醫學獎得主Eric Kandel(就是發現海蝸牛非聯結學習--習慣化與致敏化--神經機制的那位)寫過一本書名為「The Age of Insight: Art, Mind, and Brain, from Vienna 1900 to the Present」,描述19世紀末20世紀初在維也納的人文沙龍中,學者(包括心理學家)、醫生、文學家與藝術工作者如何透過不拘型式的聚會,進行思想的激盪,孕育出佛洛依德的心理分析論與各種新興的畫派。作為一個科學或實務工作者,如果沒有一點對人心的敏銳的觸感,如何能在這樣的智慧激盪中悠游?趁著大學,透過對文學的接觸,培養你們的一般素養,以後會有大用,至少能讓你未來的另一半,不會覺得你在相處上竟是個索然無味的人!

梁庚辰敬上

李家同教授文章(摘自聯合新聞網「評論」http://udn.com/news/story/7339/1681639-):

近因為少子化,很多大學注意何去何從的問題。很多人有種想法,如果學生都容易找到工作,這所大學就一定可以生存。這種想法沒有什麼不對,可是如果這種想法過於偏激,大學變成職業訓練所,這是相當危險的事。更使我擔心的是,大學有一個神聖的任務,要將人類的文明傳授下去,如果成天希望我們的教育和國家產業有關,誰又會重視最基本的文明?可是一所好的大學絕對是重視人類的文明的。
最近有一位牛津的教授得獎,因為他解決了一個數學上著名的難題,那就是費瑪最後定理。這個成就與產業毫無關係,我也不相信有哪家公司會對這種成就有任何興趣。可是牛津大學仍花了很大力氣將這位教授從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請來,可見非常傑出的大學並不是成天只管產業的。我曾見過英國愛丁堡大學校長,這位校長的名片非常大,正面是他的名字及頭銜,可是反面全是愛丁堡大學歷史上的傑出校友,有科學家和文學家,文學家中有好幾位是蘇格蘭名垂千古的詩人,其中有一位我一直記得,那就是福爾摩斯的作者柯南道爾。
我們國家會不會對詩人如此尊敬,這是一個問題。如果學術界成天只管如何能使產業捐錢,那極有可能忽略了將人類文明傳授下去的神聖任務。一個國家的人民不能沒有人文素養,歷史上有很多國家武功不錯,最後不能變成強國,乃因這個國家沒有什麼文明。我們常常以為美國是非常重視實用的國家,其實美國的大學教授往往有相當不錯的人文素養。就以我的指導教授而言,他的專長是電腦科學,可是他每天早上清晨六點必定收聽密西根大學介紹莎士比亞的廣播,而且這個習慣長達幾十年之久。

我也有好幾次的機會接待美國著名大學的數學教授,有兩次他們來訪的時候,清華大學的外文系正好有畢業公演,當然公演的是英文戲劇,有一場是捕鼠器,這個我知道,因為這是克莉絲蒂寫的。另一場是有關於希臘的故事,我以為作者是希臘人,可是那位教授告訴我作者是瑞士人。我們台灣的教授在專業上面非常用功,但是在人文素養上的興趣其實是比不上外教授的。如果大學過分地強調賺錢,一定會忽視人文科學。總有一天,我們恍然大悟,對自己以及全世界的文化茫然不知。我們的國家不可能贏得世界的尊敬,而我們的大學也不可能有任何一所在全世界有一點地位的。希望我們的大學不要忘了自己的神聖任務,那就是將文明傳授下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