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16日 星期日

那些創作的二三事


虎斑 --- 徐菀庭





系館印象 --- 沈柏郡




為什麼明明讀的是對的知識,考卷上的答案卻會寫錯?

為什麼明明讀的是對的知識,考卷上的答案卻會寫錯?

議題部

還記得上一次和久未聯絡的朋友聚餐的情況嗎?試著描述一下,你很可能會發現你只能記得聚餐的大致過程,像是有那些友人參加、主要的聊天內容,但記不清一些小細節(如當天吃了什麼)。此外,若其他與會友人異口同聲地表示當天聚會你忘了付錢就走,即便你們去的餐廳其實是要先買單的,你還是很可能「想起」自己沒有付錢就先走了,乖乖掏出兩百塊給他們。
從上述的故事看來,人類的記憶似乎不如想像中可靠,對於過往事件的細節,人們可能會忘記或記錯,甚至在特定引導下可能回想起「根本沒發生過」的事,而這些「你以為有發生過」的經驗就稱之為「假記憶」。
除了記憶有這樣的問題,那麼我們所學的「知識」會不會也有這樣的現象呢?目前對於「知識」的了解上心理學研究已知:  



Fazio等人(2013年)針對這個現象提出研究問題:「一個人的知識庫(knowledge base)是穩定、不易被改變的,還是容易被影響、改變的?」
他們請24位大學生參與一個線上測驗,內容為64個詢問常識的簡答題,例如:「世界上最大的海洋是?」、「發明電報者的姓氏是?」,以檢驗參與者本身具有的知識。64個問題中32題為主要問題,另32題為篩選題,以刪去未認真作答的參與者。參與者必須根據自己本身具有的知識回答這64個問題,並評量自己在回答各問題時的信心程度。為了避免參與者亂猜影響實驗結果,實驗者也指示參與者對於不知道答案的問題直接答「我不知道」即可。
  約兩週後,Fazio等人再度邀請這些參與者,將他們分成兩組,各閱讀兩篇故事。在整個閱讀實驗開始前,參與者皆會被告知:一、每看完一篇故事要回答相關問題,二、故事內容可能有誤。
  兩組參與者閱讀的故事內容大致相同,但為了更瞭解「誤導效果」的影響,對於同一個知識點,一組參與者會看到「誤導句」形式,如「他乘船渡過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大西洋」;另一組參與者則會看到「中性句」形式,不包含正確或錯誤知識,如「他乘船渡過世界上最大的海洋」。每篇故事各有16個知識點,皆改寫自主要問題。
  參與者每看完一個故事便要回答四個文意理解問題,以確保有認真看完故事。閱讀實驗結束後,Fazio等人又讓參與者進行了簡單的解謎遊戲,稍作休息,最後再讓他們回答64個詢問常識的簡答題──其中32個主要問題與之前線上測驗使用的一樣──以檢驗故事中「誤導點」對個人知識的影響。

  結果發現:
(一)那些已知且正確的知識,被故事內的錯誤「誤導」。
例如,那些線上測驗時可以正確回答「世界上最大的海洋是太平洋」的參與者,在閱讀過「他乘船渡過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大西洋」這樣的敘述後,回答「世界上最大的海洋是大西洋」的機率提高了,顯示誤導句會對已知的正確知識會產生影響
(二)參與者有正確的先備知識(prior knowledge)時,和沒有的參與者比較時,誤導效果(misinformation effect)相近。[1]
例如,在線上測驗時能正確回答「世界上最大的海洋是太平洋」的參與者,與線上測驗時回答「世界上最大的海洋是印度洋」或「我不知道世界上最大的海洋」的參與者,他們經過誤導句「他乘船渡過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大西洋」的誤導後,在最終測驗回答「世界上最大的海洋是大西洋」的機率是相近的。這似乎意味著不管是否具備正確的知識,受到錯誤知識誤導的機率是差不多的。
這個實驗告訴我們最重要的事情是:即便你具備了正確的知識,那也無法完全的保護你不受外來資訊中的錯誤內容所誤導。所以在這樣一個資訊爆炸的時代,對於臉書上轉來轉去的新聞資訊或研究新知,我們都需要小心查證,確保吸收到的是正確的知識,以免一不小心就被錯誤的知識給「洗腦」,導致你在考卷上不小心寫下錯誤的答案!



[1] 誤導句對於「已知且正確的知識」的誤導效果,和「已知但錯誤的知識或不知道的知識」無顯著差別。

特色課程與使用者經驗的交會

撰文者:心理三 賴怡臻
  你還記得以前高中時上課的模樣嗎? 粉筆在黑板上滋滋作響,同學們有的勤奮的抄著筆記,寫著永遠都寫不完的考卷;有的人神遊到窗外的世界;亦有人迫不及待的與周公相會。你何曾想過──哪個老師的身影、哪一堂課是令你印象最為深刻的?

  課堂上充滿著變化與可塑性。在過去,課堂間主要是由老師以直接講述課程內容的方式來教學,而學生也只是被動的吸收知識。龐大的資訊量與考試導向的教學限制了課堂的發展。學習動機、主動學習、合作學習的方式似乎被忽略。近年來12年國教目的,定位在「減輕升學壓力」,希望透過上述等方式來弱化課堂上傳統純粹升學考試導向的學習,而是希望學生能真的「樂在學習的過程」與「展現更高的學習動機」。為了要因應這些改變,不少學者因而提出了特色課程的理念,期望能減輕老師和學生在教學現場之間的鴻溝。

  何謂特色課程呢?特色課程以設計主動學習、合作學習、師生雙主體的課程為核心目標。在多爾的《後現代課程觀》中提到課程應含有五個元素,分別為:過程性(Currene)、複雜性(Complexity)、宇宙性(Cosmology)、會話性(Conversation)、社區性(Community)

過程性
課程的重點不在於既定的標準答案,師生間、學生間的互動過程,也將助於把經驗化為知識,或是用經驗輔助知識。
複雜性
教師不再用機械式、單調的方式去理解教學,課堂間所傳達的概念是具有開放性的。
宇宙性
課程為有限的知識表現,但其所引發的思考是無限的。
會話性
透過師生間的討論、辯論、反思,擴大課程內容的意涵。
社區性
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態度,課堂絕不只侷限在教室內。走出教室,只要有心,處處都是知識、經驗的寶庫。
  
以上概念皆強調課程是動態循環開放的,不如以往多以靜態講授為主,有更多機會可以讓學生們透過切磋,互動式的學習如何去學習(learning how to learn)。這樣以「學生與老師雙主體」、「同學間的互動討論式學習」為出發點的教學理念不只是能應用在育現場。在心理學的應用領域上,特色課程的理念與使用者經驗(User Experience)的核心概念也不謀而合──同樣是以人為本並創造更好的體驗,亦或是納入更多的社會互動。

  使用者經驗(User Experience)強調以使用者如何獲得良好的使用經驗為出發點,來設計產品或提供服務。在設計的過程中,會從最基本的觀察使用者開始。透過訪談、田野調查、請使用者寫日記、角色扮演等等方式可以幫助研究者深入了解使用者的使用經驗上的情緒、信念、喜好、認知、心理或物理上等反應。如果把使用者經驗的觀念與特色課程放在一起思考,便可以運用在課堂設計上,可以把使用者鎖定在「老師與學生」,並把經驗定義為「課堂間的學習歷程」。就如同使用者經驗設計師往往在設計產品時,會同時找使用者來共同參與設計或測試;課程如果也能不再是單方面的只由老師設計出教案或是課程大綱,而是適度的採納學生對於該課堂的期許,並更立即的反應學生的學習成效,或許能比以往創造出「師生的共學經驗」,也間接地提供同學間合作學習的楷模。此外,若再以使用者經驗的角度來探討一個優良的課程設計,除了要滿足學生與老師在課堂間的學習需求外,還需要探討「情感需求」、「喜好需求」,而設計不同的方式來引發彼此的動機。常見的例子為情感設計、遊戲化設計。

  綜觀以上看來,特色課程是有別於以往的封閉教室。透過使用者經驗的許多方法,用在了解學生與老師對於課堂間的學習需求,更期望能設計出一個能真正融入雙方生活的課程。學生學習與思考的不再僅限於老師的教案、課綱內容,真正的學習是發生在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習之間的討論過程中。最重要的是,同時也讓學生於過程中養成主動思考的習慣。老師不再只是將自己固有的知識傳授給學生,而是在每一次的教學經驗累積上,都像是再重新審視自己的學識,享受教學相長的過程。


正如同英語諺語所說:Teaching others teaches yourself.課程不僅是一種既定框架,而是一種創造、體驗的過程。

 


《教育生態學》 鄭偉著  新銳文創出版


德意志。進行式

德意志,進行式                                                                ◎謝曜名

         二零一三年九月十一日清晨,天色微亮。從窗外望,舉目所及的是無數密集的紅色磚瓦。以往只存在模糊印象中的歐式平房,現在不斷放大倍率,越來越現實、清晰。飛機降落在法蘭克福機場,我的交換生涯就此展開。

我來到這個城市-「卡爾斯魯?」
         換了兩次火車,來到了我將待上一年的城市:卡爾斯魯 (Karlsruhe)。記得還在台灣時,每當跟人提起卡爾斯魯,總是需要說「她在海德堡附近」、「在德國西南邊,離法國邊境很近」、「黑森林附近」,得打出這樣的連續技才能讓人稍微掌握卡爾斯魯的概念,在我的生活圈中她實在是個默默無名的城市。來到德國才知道卡爾斯魯是德國南方的交通樞紐,前往南德各個城市都極方便,直達法國巴黎的 TGV (跨國高速列車) 在此發車。整個城市的街道以皇宮為中心輻射狀發出,呈巨大扇型的市容是一大特色。卡爾斯魯城內坐落著大學、高等學院、音樂學院,學生總數佔總人口的一成以上,可以說是座大學城。

         我前往交換的學校是卡爾斯魯大學 (Karlsruh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KIT)。在德國的大學分為兩類,一種是一般大學(Uni),通常只有人文、藝術、科學學院;另一種則是科技大學(TU),包含理工學院、建築學院,我所在的 KIT 是一間科技大學,也是德國歷史最悠久的科技大學,當時赫茲在這此發現電磁波,是賓士汽車那位賓士先生的母校,有著相當優良的工學院教育傳統。不過,正因為是 TU ,它並沒有心理系,意味著接下來這年得接觸不同的專業科目了。

         KIT錄取之後,我選擇了經濟工程系 (Technische Volkswirtschaftslehre, Economic engineering) 就讀。雖然 KIT 也是有我比較感興趣的社會科學院,但只有研究所部門,而且還被這邊的國際事務處「提醒」,德文不夠好請別選填。選經濟工程,主要原因是過去修過經濟系的必修課,覺得會比較好進入狀況。這裡系上不但有經濟學理論課,也有跟工學院合開許多應用課程,我對這種跨領域的上課環境充滿期待。

         德國的「上課」與「考試」讓我耳目一新。如同德國大多數的大學,KIT 並沒有「選課」這一回事,直接按照時間地點出現在課堂上就對了,但是必須透過學期中或學期末的「登記考試」才能取得學分。一旦登記了考試,這門課的名字就會出現在學期成績單上了,當然,通過考試後學分才到手;反之,如果忘記登記考試,盡管努力跟了一學期,學期結束是不會有任何形式上的證明的。在 KIT 的考試形式大多是「口試」,這也是考試需要預約時間的一個原因,因為得跟教授本人進行答辯。因為還沒到學期末,而且我這學期修的課碰巧沒有口試,所以實際狀況只好敬請期待下回分曉了。


在德國的生活
         到了一個截然不同的國家生活,許多生活習慣得重新建立。初到德國第一件需要適應的事情,就是德國的絕多數商店在週日不營業,只有少數的小吃攤、餐廳會開,這除了是基督教的週日安息傳統,也是法令的規定。雖然每間商店大門都鎖著,但肯定會將店裡的燈打開一半,尤其是街道旁的櫥窗更是熠熠生輝,讓行人在週日也可以逛街。當然,超市也不會開,所以得在前一天買好隔天要吃的所有東西,我就曾經在星期六晚上的超市排了近半小時的隊等結帳,許多人像我一樣也是搶最後一秒到超市採購。

         除了採購食材之外,下廚也變成生活中的一大樂趣。一開始是為了省錢而下廚,甚至精密計算每餐的成本,後來則為了好玩而下廚。嘗試不同的食材、料理方式,每每做出自己覺得美味的料理,心中便充滿成就感。在宿舍的廚房作菜還有一個好處,就是有機會和其他室友相遇,料理是見面閒聊最棒的話題之一,因為很容易就可以談到各自國家的文化、喜歡吃的口味。廚房讓我認識到巴基斯坦還有衣索比亞的文化,也學了一道墨西哥菜,我則露了一手滷肉以及番茄炒蛋(雖然煮之前還找阿基師惡補,youtube 是好物)。實在不得不欽佩料理征服人心的力量。

         學習德語是這幾個月生活的重心,因為要在大學課業中生存,語言能力是最大的關鍵。盡管在台灣已經學到 B1(歐洲語言分級制度,中級) 的程度,但到了課堂上,坦白說,幾乎完全聽不懂教授在說什麼。聽懂課程內容變成了增進德語能力的強大動機。在德語語言班中,得常常對議題表達一些簡單的意見,例如「生活中的什麼要件使您感到幸福?」、「什麼樣的職業在您的國家最使人津津樂道?」、「什麼是真正的友誼?」。這使我發出驚嘆,「阿!以前好少想這個問題!」,聽到來自別國同學出人意表的答案後更是有一番樂趣。從外語課,讓我重新看到一些微小卻重要的問題。不同文化雖然答案各異,但是對這世界發出的問號,卻沒什麼差別。


時間不斷往前走

         一年的時間很長、甚至太長嗎?當時我在「到底要申請半年還是一年期的交換」這問題上糾結了一陣子。如果只有半年的交換期,我回國後有很大的餘裕來進行接下來的規劃,像是考研究所或是當兵;但如果只有半年的交換期,我此時也差不多要打包回國了。「交換學生的機會一生只有一次」當時師長的一席話使我不再猶豫不決。

來到德國剛滿了三個月,就有許多始料未及的想法、未來計畫紛紛冒出,現在的我,很慶幸有一年的時間可以去加以實踐,看似充裕,但時間仍以一天二十四小時的速度不斷前進、逼近回國的日期。在緊張與從容之際,時間不斷往前。德國生活的第一季結束了,有些圓滿,也有些遺憾。調整一下步伐後,就開始寫下第二季的精采故事吧。/


想看更多?歡迎光臨我的Blog-galaxi type:
http://galaxity.wordpress.com/
以及Flickr:

http://www.flickr.com/photos/yaominx12

給在十字路口迷路的你 - 從人因到使用者經驗設計談台灣的心理學應用

給在十字路口迷路的你
-從人因到使用者經驗設計談台灣的心理學應用
作者:涂育維

迷茫的十字路口上
      心理系學生最常被人問到的話,除了「你會不會讀我的心」外,排名第二名的詢問率但卻在殘酷程度榮登榜首的話是:

「心理學到底能幹什麼?」「心理學到底能幹什麼?」「心理學到底能幹什麼?」
       
有鑒於筆者平均每天會被問三次這個問題,筆者決定根據訪談教授、工作中的學長姐及業界老闆後,加上自身經驗整理心理學的應用方向,簡單介紹早期心理學於人因工程的應用,到現在如何應用在當紅的使用者經驗上,以及介紹大學課程中所訓練出對工作應用有用的重要技能。希望可以讓心理系的學生們,不再徬徨於人生的十字路口,除了多明白一條可以從事工作的方向,也能知道未來在業界工作的話,心理學的背景能有什麼樣的幫助。進一步回過頭來,讓有志於此的同學,可以從大學課程中有意識的強化該能力,讓學習和生涯規畫更完美的結合。


心理學於人因工程與使用者經驗介紹



人因工程和心理學交錯縱橫的歷史

人因工程這門學科是研究人、系統和環境三者之間的交互作用,同時考慮人類的心智運作、系統的功能與限制以及使用的環境因素,使其達到人-系統最佳運作效果,所以其應用和研究相當廣泛。簡言之,人因工程的基礎研究是探討人們在與複雜系統互動時的心智運作模式-從視覺到問題解決;人因工程的應用研究則非常的廣泛,從視覺化(visualization)到決策輔助系統的設計。
聽到心理學於人因工程的應用時,我想大多數心理系的同學一定滿腹疑惑,什麼時候心理學和這個學科有關,怎麼之前在台灣都沒聽說過呢?


人因工程其實是應用實驗認知心理學的學科,最早可以追溯到工業革命。工業革命大幅改善了人類社會的生活,但同時也帶來了許多發展上的課題,其中最重要的是:人能否迅速適應工廠的機器或者如何提升工作效率。這兩者分別牽涉到認知學習及人事甄選、訓練與管理,主要是心理學相關的研究領域,所以心理學一直是人因工程的重要基礎學科。
二戰時期,諸多人為誤失事件導致歐美政府與業界開始重視「人」在系統運作裡所扮演的角色。以實驗認知心理學為研究基礎開始發展基礎與應用的研究。以航空為例,飛機儀錶板要如何安排(layout)才最符合飛行員操作作業的需求,介面資訊要如何呈現才最符合飛行員視知覺的運作並不會干擾其作業,大量且複雜的資訊要如何分散於不同處理形式才最符合人們分散注意力的運作,這就需要對人的視覺、注意力、決策判斷等有深刻的理解,才能夠設計出最符合人的能力並兼顧操作需求的操作環境。到了一九六零代開始,除了單純的人機互動的雙向關係外,加上了環境因素:開始探討人、系統與環境三者間的交互作用,發展人機設計,而後成長茁壯至今。



假使今天你在美國擁有實驗認知心理學碩士的學位,基本上你很容易拿到進入人因工程領域工作的門票。不過在台灣由於產業的規模和結構,產品間的競爭又不若國外激烈,加上重視人力成本節省的經營方針,限制了初期產品研發工作的需求。
柳暗花明又一村
乍看之下,在台灣的心理系學生如果想從事這方面的出路,除了到國外有比較好的出路外,選擇留在台灣的人就沒有機會了嗎?幸好,由於近年來網路與智慧型手機的使用量急劇增加,app開發的市場也隨之蓬勃發展,帶來了一波工作機會──使用者經驗。如果你想要理解這工作機會是怎麼產生的話,你可以先打開智慧型手機裡的Google PlayiTunes Store,試著找找看一個特定功能app。以「記帳功能的app」為例,在搜尋列輸入「記帳」兩個字後,按下確認。



一、兩百個有記帳功能的apps就這樣羅列在你眼前,而且這還不包括用英文關鍵字搜尋的結果!這個經驗告訴了我們,在apps蓬勃發展的時代,光是挑選一個特定功能的app時,都要從幾百個app中選出其中一個。因此,要怎麼從一堆同類型的app中優先被選擇,在競爭中存活下來,對於公司來說變成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於是,考量如何在使用者開啟網頁或app的前十秒就留下好印象,如何提供順暢的操作體驗,如何才能更好的解決使用者的痛苦點(pain point)等問題,成為讓產品獨樹一格的重要關鍵,以上提到的內容就是使用者經驗所探討的部分內涵。
使用者經驗最早是由認知心理學家Don Norman1990年代中期提出的詞,也是他在Apple工作的時期,那時他的頭銜就是──User Experience Architect。而使用者經驗崛起的原因,是蘋果前任執行長Steve Jobs將使用者經驗的概念,淋漓盡致的應用在設計中,讓產品不再只是追求技術更新,而是創造使用者全新的生活方式、體驗。而後Steve Jobs掌舵的Apple時期,推出產品的空前絕後的成功,讓其他公司和產業開始跟進,將使用者經驗應用於產品、服務、設計正式發揚光大,甚至延伸到了行銷等領域。順應這個趨勢,台灣的產業界也逐漸開始注重在產品設計中納入使用者經驗的概念,與其相關的職缺也開始出現。
使用者經驗算是好用性usability[1]的拓展和延伸,以更全面的看法去看使用者和一個系統、產品等的互動關係。其核心概念同人因工程都是「以人為本」,目的是造就更好的使用者體驗,讓使用者輕易上手、滿意度提升,以期讓系統或產品等更符合使用者的需求和期待,而進一步的誘發使用者的渴望度(desirability)。相較於人因工程研究範圍多從認知、心理物理的角度,看待使用者如何和系統、環境有更好的互動,使用者經驗研究納入了情緒、社會互動等因素,使得考量到的層面涵蓋範圍更廣,不再侷限於理性、邏輯或認知的範圍。接下來我們會談談心理系學生如何應用所學在使用者經驗上。



心理學在使用者經驗的著力點

心理學是一門理解人的科學,我們不只試圖理解人的思考方式、行為,也需要涵蓋情境對思考與行為的影響。從某種角度來說,使用者經驗探討的使用者心理的因素,算是奠基於心理學,所以他們有著相同的研究策略和方法。人因工程研究的內容是以人為本的人機環境的交互作用,透過觀察、訪談等質性研究方法,或者透過問卷的量化研究方法,找出使用上的問題點。然後根據觀察到的問題點產生問題成因的假設,並設計相對應問題的解決方法,簡單做一個改良過的產品、或設計實驗來驗證假設和解決方法,最後根據實驗結果或使用者的回饋做出結論。使用者經驗的研究也是兼併質化與量化的取向。前端研究偏向質化取向,從觀察與訪談中瞭解使用者在其使用脈絡裡的心智模式與各項需求,由問卷調查確認其普遍性,再由好用性測試確認產品原型。經由疊代式[2]的測試與修改,推出符合使用者需求的產品。實驗取向的研究則多用在硬體的設計與改良。
心理學除了和人因工程有相似的研究邏輯,更重要的是當我們遇到與人有關的問題時,我們有相關背景知識,能從認知、生理、知覺等各種向度去了解、剖析人在使用上的問題點為何,這讓我們比起其他背景的人更容易看到表面問題下真正的核心。而當我們找到問題後還可以進一步透過實驗設計檢驗問題的解決方法,最後透過能從學習理論等方法去建立新的行為



心理學於應用的優勢




心理學於應用的優勢

大家常覺得心理系所學門檻低,人人都可以做,什麼職業都可以做,除了臨床諮商方面、人力資源管理和學術研究外,幾乎沒有人真的把心理學當成一個專業,心理學被視為一門輔助的科學,而非一個主要的專業。當管理學院的同學們敢大聲說他懂商業模型、懂競爭分析、懂人力資源時,筆者很少聽到我們系的人敢說我們到底懂什麼,最多聽到的是「Well. It depends.」,然後不置可否的聳肩。即使我們說我們懂人,都會被一句「你會讀我的心嗎?」給逼得狼狽不堪;論分析資料的專業,我們比不上統計系,而寫程式的專業比不上電機、資工。
那身為心理系學生的我們真的沒有專業上的優勢嗎?真是如此的話,是什麼原因讓心理學在美國業界受到高度的重視,又是什麼原因會讓企業願意來找我們系上的學生去實習呢?所以我認為心理學是有專業上的優勢,只是我們並沒有真正意識到我們的專業,也低估了我們的專業能力,以至於我們無法告訴其他人我們能做什麼。
筆者透過自身的實習經驗、和學長姐及老師們的談話,以及了解企業對我們的期許後,總結出兩點優勢如下。
第一,實驗設計。當看到一個問題時,一般人除了難以找到問題切入點,也很難有相應的背景知識將問題拆解成元素、做更多分析比較,但是最難做的莫過於如何驗證假設,而實驗設計正是用來驗證假設最好的方法。
這一點是其他系的學生單純讀課本或透過修課不能完全熟練的。從大一心統習得的統計能力;到大二心理測驗,學習如何編製一份適合的測驗,謹慎釐清我們真正想問的問題;到最重要的心理實驗法中,學習設計一個實驗來驗證假設,最後撰寫成完整的報告,這合起來便是一整套完整邏輯訓練,也是心理系最核心的能力。但光是這樣的修課很難讓學生能看到問題就設計一整套實驗解決並正確的詮釋結果,往往還需要的是跟著老師做專題計畫,跟著研究生們學習才能夠熟練實驗設計的概念和流程。
        第二,邏輯推論。一個實驗設計之中最重要的就是邏輯概念及因果關係的推導。心理系一開始最強調的重要概念,就是相關不等於因果,這是我們深植在心裡非常重要的基本概念。但如果你曾注意過台灣的電視節目或是新聞,應該就會明白,大多數人並沒有這樣的概念。我們很清楚什麼是混淆變項,所以知道事情背後存在許多可能;在考慮的面向較廣泛的情況下,我們能看到較完整的成因脈絡。而後應用邏輯從現象的觀察中問出重要的問題,並建立相對應的假設,再進一步藉由質性或量化研究驗證假設。而這一套不只是研究的流程,更是解決問題標準作業流程,所以邏輯推理的訓練與培養,能夠讓我們擅長於解決問題

心理系學生於業界實習工作內容分享

筆者於大三上修習系上教授葉怡玉老師開設的「心理學於人因與設計」後,開始進入業界實習。在一學期的課程中,採取業界目前最常使用的設計思考(design thinking)的流程貫穿課程。在強調應用學習的課程中,使學生能對心理學理論到應用的轉換有更深的體會,也開始試著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心理學理論思考問題,之後大三下的使用者經驗課程,同時投入三間新創公司實習,解決不同的問題。以下筆者將以自身的經驗為例子,希望能提供對此領域有興趣的同學一些方向。
這三間台灣的新創公司的產品都是app,但是他們的app屬於完全不同的領域,所以為了在這三間公司工作,除了基本的心理學背景知識外,尚須準備好不同領域的知識。但比起充分的知識背景,更重要的是能夠主動向老闆表示自己能做什麼。因為業界對心理系相關背景所能提出的貢獻並不清楚,而這樣的隔閡往往會讓我們淪為單純打雜的角色。
A公司中筆者的頭銜是行銷實習生。工作內容是一起參與開會、發想,提供他們用心理系所學解決問題的方法,但是這是建立在有主動要求工作內容的情況下;相對的,如果不主動提出自己能做什麼、要作什麼,就會一直在做打雜的工作。像第一次開會時在討論如何找目標客群(Target audience)時,筆者就主動請纓,表示可以編寫一份適合的問卷調查目標客群和產品概念。而後在和老師確認完題目後,之後問卷的發放、分析也一手包辦,這整個流程是在一個星期內完成的,這是以前上心測時想都沒有想過的。之後由於逼近學期末生活忙碌,雖然有提出老闆欣賞的行銷想法,但是由於無法親自執行,所以工作計畫也胎死腹中。
BC公司則主要是擔任UXuser experience)實習生,工作內容主要就是做好用性測試(usability testing),透過訪談觀察使用者使用產品的反應,定義出使用者在使用產品上的困難點,協助公司根據使用者回饋,提供依據心理學知識的解決方法,來改善產品介面和功能,如用完形法則(Gestalt principle)的建議讓相似功能按鈕能更容易被視為同一個分類。除此之外,B公司還提供了流量軟體如flurrygoogle analytic帳號,讓我們可以自行學習使用,一邊試著從所學來詮釋數據背後的意義,如透過統計資料來描繪出使用者的模樣。比較特別的是在C公司工作時,原本預定好的工作內容是只有好用性測試,但在過程中問題點逐漸浮現,讓工作內容彈性的調整成以文獻回顧來驗證、釐清產品概念。
這段問題解決導向的實習經驗,最衝擊的部分是身分的轉換。學生的學習是被動、有標準答案的;但工作是需要主動學習,且時時刻刻都要向別人展現學習成果,在時間壓力下找出問題的最佳解,還要能說服所有人相信。更現實的是,展現成果不是考試、上台報告,正確的方法加上努力是可以堆積出成果的。在商業上,所謂的成果是要帶來效益的,再怎麼看似步驟正確的方法,只要沒有達到相應的效益,是不會再有人給你第二次機會的。所以除了埋頭工作,同時還需要不斷學習、進修,因為沒有人會等你慢慢學會了才讓你表現。

 心理學應用於工作上的優勢

以下根據筆者自己的實習經驗,粗略提出三點,依序為觀察、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以下將針對這三點談自己覺得和其他領域的人合作完後,個人所意識到對工作的益處。


        首先是觀察。當我們進入一個房間,看到一個人拿起杯子,你會想到些什麼?觀察細微的人可能會看到他拿杯子的時候翹了小指,或是他拿杯子時有點吃力。這都屬於比較低層次的細節,仔細一點的人也可以憑著天賦觀察到,但是真正能對產品產生改變,或是賦予產品新的意義的,是能夠觀察到這個行為背後,隱含的更高層次的動機和需求。 以拿有把手的杯子為例,如果有個人在拿杯子時翹了小指,但杯子剛拿起來時卻是向略微前傾,移動時有些吃力。我們會再結合這個人的其它行為的觀察後,排除掉一些成因後,可能會推斷出這個杯子的把手可能對這個人來說太小,而杯子的重心又偏高,所以這個人可能需要一個把手寬闊,重心偏低的杯子。

心理系本身訓練所著眼的部分,如上面偏向於看見事情背後的動機和基本成因,如某件事情背後的目的為何、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為何等等。我們的訓練會使我們傾向找出最根本的原因,並不斷的提出實證數據作為佐證。加上心理系學生花了四年的時間學習各方面關於人的知識,並不是讀完一本普心就能完全掌握的,所以我們累積了大量的關於人的背景知識,對人的理解多過於一般人,分析的細緻度也相對提高。
假設今天我們談到一個人的記憶力不好,一般人可能會說:「哦,這個人常常忘記東西。」而心理系學生可能就能問:「他是剛說的東西都忘了,還是很久以前的東西都記不起來了?或是關於自身的事物容易記不住,或者是課本裡的東西比較記不住呢?是不是在特定的情況他才會忘東忘西呢?」若對人的理解越多,越有機會問出更細緻的問題。所以上完心理系的課後,理應知道如何將問題拆解得細緻、有層次。
        第二,分析問題學習統計學時,我們開始學習詮釋資料。練習從一團混亂的原始資料中,找出最重要的線索和因子;或是從一張錯綜複雜的三階的ANOVA表格,能一眼就能找出最重要的顯著點、自由度,並且延伸成一個解釋,為圖表與資料做完整的註解。到了學習心理實驗法時,我們更學習將一個問題分析成不同的因子、拆出不同的變項及情況,設計出一個效度良好的實驗,進一步的驗證我們的假設來解決問題。
        像上面提到的記憶力問題,我們可針對前面觀察到的現象,設計出一個相對應的實驗,針對觀察到的現象整理出一組實驗假設,透過試實驗來驗證這個人到底是那裡的記憶出了問題。例如設計一個記憶空間排列位置和記憶一段故事內容的操弄,之後看看他是在空間記憶有問題,還是在於內容記憶有問題。
        第三,解決問題所有的實驗設計其實都是為了解決一個問題。我們設計一個完整的實驗來驗證我們對問題的假設,透過控制好變項後,以實驗得到的結果來支持或推翻我們的假設,最後回答我們的問題。人類無法像老鼠一樣,動不動就剖開腦子作實驗,或是用各式各樣侵入性的方式去探查他們。那我們該如何了解人?此時,別出心裁的實驗設計就更顯得意義非凡。

        常聽到的例子就如史丹佛監獄的實驗。
你要怎麼知道人在群體中所扮演的角色是否對人的個性有所影響?我們可以用一個真人角色扮演的方式,讓各式各樣不同性格的人扮演同一個角色,看他們是否會做出一樣的事情和決定,就能夠從中對之間的交互影響有更深入的了解,知道人的性格是天生,或是因為扮演角色而影響,抑或是兩者之間的交互作用。2010年有出一部改編自史丹佛監獄的電影【叛獄風雲】,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去找來看看。


薪傳。心傳

筆者一直覺得心理學在應用層面上能有很大的發展,而且對社會可以有很大的貢獻,不論是從教育還是從產業的角度。筆者覺得台灣的心理學知識普及不足,絕大多數人聽到心理系不是想到國外的心理醫生,就是問心理系學生會不會讀心數,對心理學所能做的事情普遍沒有概念,平民如此、老闆亦如此,而心理系學生當然也對未來的出路沒有概念。所以筆者希望能夠把心理學於應用的其中一個方向介紹給大家,不想讓台灣的心理系學生錯過這波使用者經驗盛行帶來的工作機會。因為在GOOGLE大神當道、人人讀完幾本書都會聲稱懂心理學時的時代,我們心理系到底有什麼專業是別人難以取代?而能否覺察到我們的專業並加以磨練,成了我們未來在職場工作的關鍵。特別對於難以展現特定能力來說服他人的心理系學生,到底要怎麼將我們的所學的抽象理論轉換成實體的成果,以及知道怎麼做、怎麼去練習這件事情,是能讓我們能在外面工作時,抬頭挺胸的告訴別人我們的專業是什麼、能作出什麼樣貢獻的重要方法。
筆者希望有一天心理系的同學能夠不再迷茫地說:「我喜歡心理學,但我不知道未來要做什麼。」而是會堅定說:「我喜歡心理學,而且我將來要以應用心理學為終生的志業,帶給這個世界更好的改變!」





[1] 好用性:一個工具或一件事物容易使用、容易上手的程度。
[2] 疊代式:將開發排程分割成一系列有著固定持續時間的開發期,用來降低軟體開發專案的風險,以及將產品生命週期中高價值功能儘早交給使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