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28日 星期四

學習是一生的功課-專訪:蘇珍頤 老師


學習是一生的功課-專訪:蘇珍頤 老師
@林祐暄

學歷:
2001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心理學系學士
2006美國明尼蘇達大學諮商心理學所碩士
2008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個性、個體差異與行為遺傳心理所博士
專長:
文化心理學
文化與個體差異
文化與情緒調節對個人健康的影響與調整
   
    在心理系擔任助理教授的蘇珍頤老師,在台北出生,但從小學五年級結束後十一歲就移民到美國,並一直住在那裡,直到兩年前才搬回台灣。「十一歲時朋友圈都已經建立,那時也很捨不得離開,但另一方面小孩子很喜歡新鮮,想到可以出國也蠻興奮的。」

移民後的生活

    移民過去後有一段需要調適的時期,那時英文不是很好,但語言又很重要,因為要交朋友,在那個時期朋友是非常重要。所以剛去那段時間其實有點難過,有語言上的障礙,成績也不太好,六年級時有時候回家都會哭,因為聽不懂老師在說什麼。
去那裡第一年的時候上ESL,就是English as Second Language,那是在他們的學校有一些課是專門設計給移民的小朋友。但我家那個學區的課程開在另一個學校,覺得要每天通車很麻煩,所以我的ESL課程只上了一學期。不過決定不上之後,英文反而進步得比較快,因為就被逼著一定要講英文,而且跟其他同學是一樣的level。一開始蠻挫折的,不過差不多一年以後就上軌道了,生活上都沒有問題。
偶爾也會有跟同學無法溝通的時候,但我有一些白人同學們還蠻好的,他們會很有耐心的跟我解釋。只是自我要求比較高,會難過自己怎麼這麼簡單都不會講。我在出國前在小學是蠻重視成績的,因為語言的關係成績變不好,其實我也給自己不小的壓力。我有交到一些也是移民的朋友,他們不是中國人,但他們也很友善,其實自然而然可以找到一些幫助。
我覺得有這個移民經驗是很不錯的,在經過比較之後,發現東西文化的不同。東方文化中有很多優點,是西方沒有的,會讓我覺得自己的文化更重要,會更珍惜、更想要了解自己的文化。我覺得東方比較強調人與人彼此的關係,重視和諧、大我,比較會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而不是個人的需求或利益為中心。我覺得結合東西方文化的優點是最理想的,畢竟我覺得自己跟別人是一體的,自己快樂別人也快樂,所以要考慮到整個團體,不過若是完全以別人的需求為重,卻忽略自己也很危險,要在其中取一個平衡。
我大學時副修East Asia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它包括中文文學還有語言的一些東西。我一直希望中文不要退步,會看一些書關於儒家的文化或思想,不過是英文的,因為我沒有文言文的基礎,念中文真的會有些吃力。
不過父母都是台灣人,所以在家都講中文,對我而言,我總覺得跟父母溝通時講中文關係感覺比較親密。


發現自我不同的面貌

    在我小學二年級以前我是比較內向膽小的,後來是經由一個老師不斷鼓勵,才漸漸變得外向,願意發表自己的想法,很多朋友、成績不錯,也會被選為當班長,比較是一個leader的角色,那時候活得蠻自在跟快樂的。
但在我去美國之後,我又變得像以前安靜內向的樣子,因為有很多不確定的部份和語言障礙那些,所以又退縮起來。比較是一個觀察者而不是領導者,跟我在出國之前的角色是完全不一樣,有趣的是在這其中發現我有不同的我。
但其實那個影響對我來說是蠻久的,要突破是有點難的,因為待在一個語言、文化都不同的地方,學校的風氣跟制度也跟在台灣很不一樣,台灣的小學是一班一班,跟同學都會非常的熟,但那裡的小學中學是跑班制(就像台灣的大學),對我也是一個衝擊,我一直感覺沒辦法建立close relationship,雖然有試著做,但真的是很不同的經驗。在那個system底下會變得比較獨立,美國人也很注重每個人的獨立。
有時候不只是語言隔閡,即使後來語言都進入狀況了,還是會發現在習慣、想法、或做事情的方式有很多不同。加上在開始青春期的時候,會很想要跟大家一樣,會很在乎同學們的看法,舉個例子來說,在穿著上就會不知道應該怎麼打扮,比較能融入或是不會被嘲笑。像是他們穿牛仔褲時,褲管一定會捲起來,而且也會很在乎衣服顏色的搭配,很多我以前不會想到的小地方,難以掌握的潮流讓我一頭霧水。真的會感受到文化的不一樣。會很想要屬於在那個文化裡,不過在實行上是有難度,不知道在那個文化裡的rule是什麼。
在回台灣之後其實也是多多少少有這樣的感覺,畢竟離開了那麼久,而且大人要處理的事情和小孩子也不一樣,所以還在學習、觀察當中。
很多時候我不太確定,我時常會問學生或朋友,像是在這個情況下該怎麼做比較符合這個文化,或是我會問我的研究生,習不習慣我的教學方式,雖然把這些考慮進去會比較複雜一點,但我又覺得這很重要,不想要只按照我個人的模式或思考方式去做。


學會用他人角度看事情

    因為美國的環境文化跟台灣有許多不同,移民對我日後作的各式各樣的選擇或是人生都有蠻大的影響,無論是在生活上、還是看事情的眼光上。我會因此學著用別人的角度、觀點或其他文化的角度看事情。不會在看到一件事情的時候,馬上用自己的想法認為它就是這樣,世界就是這樣。比較不會去評斷,行為的好壞,我覺得背後總是有一些因素、脈絡、文化的影響。
其實覺得自己還蠻幸運,體會到不同文化的價值觀,提供了很多我能去思考的面向,做事情的方式變得能有更多的選擇。在做決定時、或是跟人應對相處上,變得可以考慮比較多不同的層面,也會有更多的彈性。我想也是我的經驗讓我對社會心理學的文化差異很有興趣。


特別想念台灣的人情味

    我之前在美國時是住在中西部,那裡人比較少,不是很多元,大部分人是白人,看不到中國人或華人,所以特別感受到文化的差異。那裡很多北歐移民,他們的個性是比較reserve,比較保守和含蓄,當然他們也是很好非常有禮貌,但真的跟台灣人的熱情不一樣。
童年回憶很快樂,有很多好朋友,彼此相處也很愉快,很有一種屬於這個國家這個文化的感覺。因為離開了蠻久,所以對台灣的一些地理環境印象都不深刻,但對人與人間的關懷,還有互動的方式、人情味很喜歡,這是特別想念的部分。至於台灣的食物也是美國比不上的,也很想念(笑)。


關於大學生活

    我的大學生活主要是專注在唸書上,然後還有參加學校的交響樂團,我是吹笛子的,但是我大約只參加了一年,因為我不是音樂系的,但每次audition要跟音樂系的比較就覺得壓力很大。除了念書之外,也花蠻多時間在當義工,美國很重視volunteer的部分,我會去一些社會福利機構,協助民眾找到管道解決生活上問題,像是付不出水電費該怎麼辦、發現鄰居虐待小孩怎麼處理比較好;還有暑假時教一些ESL學生英文。也有在lab跟著老師做研究。或許因為念心理系的關係,我覺得心靈上的快樂是很重要的,所以有去參加一個佛教的團體,會打坐等等的。

諮商是種挑戰

我從大學開始就一直對這個蠻有興趣的,其實我是申請諮商的博士,我自己在諮商的經驗沒有很多,但是博班要修的課程我幾乎都修過了。在國外諮商師因為要考執照,所以必修課是很多的,我大約花了四年修課。諮商的實務經驗大約兩年,曾經輔導過當地美國學生,也有輔導過到美國留學的學生,不過實際去做發現比我想像中更具有挑戰性。
我第一個輔導過程是要被全程錄影錄下來,而且當時老師跟其他同學會透過相機觀看,之後還要看自己的錄影帶,分析評估自己的技巧,那時是非常緊張而且壓力很大,這是比較不適應的地方。不過我覺得實務經驗是蠻重要,因為跟想像中蠻不一樣。在第二年的實習,跟許多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互動,我也能跟他們分享我自己在文化適應上的心路歷程,覺得蠻愉快的。
但也因諮商需要很多實際經驗,那時覺得要做研究、要修課、看個案、還要教書,好累噢,覺得自己好像比較喜歡專注在一件事情上,喜歡做研究。所以後來就念性格跟社心。其實我對諮商跟社心是同樣感興趣,我喜歡它們交疊的部分,我現在做的研究,很多還是應用在諮商或臨床。


但當一個媽媽才是最難的

我覺得當媽媽是比什麼都還要難的,因為其中太多未知、不確定性。當一個家長就像在做一個很大的實驗,整個過程是很長遠的。你不知道你現在對她的教育方法會怎麼影響她,所以我會很謹慎,常會去看書,參考一些教育專家的想法,也會詢問朋友,但即使做了不少功課,還是有很多事情是不知道的。
我特別注重我女兒是不是有安全感,她是不是願意去探索世界,還有我和我女兒的關係。另外可能因為我自己沒有經歷過台灣的升學考試的制度,我會擔心她將來念書壓力會不會很大。其實對她沒有太多期望,我只希望她健康快樂就好,可以找到她想做的事情,她的人生目標。
我女兒現在四歲,上的是蒙特梭利幼稚園,因為我蠻看重他們強調的:孩子可以找到他喜歡的東西、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雖然也有全美語幼稚園的選擇,但我還是比較希望她能建立自己的身分認同感,學到我們自己文化中一些很好的精神。接觸不同的文化她可以了解不同觀點想法,學到別的文化的優點,像我這樣。但現在她還小,我還是希望她有一個根,對自己文化了解和有認同感。而且她能跟周遭的老師建立一個長期的關係,若是全美語幼稚園,可能外籍老師的流動情形較大。


教授的一天

關於我平常的生活,我通常在上課前一天會先備課,平常會和學生面對面討論研究或Skype,或是和一些國外的學者用Skype討論。一星期大約三天用在準備課程,其他兩天寫東西或想一些研究的事情,就比較是自己的時間。除此之外,我也喜歡看書,看一些關於人生、宗教相關或自我成長的書,我蠻喜歡看宗教相關的書,我覺得它可以提供關於生命的意義,或是帶來一些food for thought,從中也能了解一些生活的哲學。
最近覺得運動也很重要,所以開始上瑜珈課。但在工作、陪小孩時間之外就不太有自己的時間,所以電影也是都跟我女兒一起看兒童的電影或卡通。不過她可能因為看太多狄斯奈的卡通,有時聽到她在自言自語時,講的英文還蠻標準的,有那種腔調(笑)。


我的根在台灣

在美國的大文化底下,我還是覺得自己並不完全是美國人,沒有完全belong在那裡,一直覺得自己的Chinese identity還是很重要,即使我住在美國二十幾年,在行為上可以融入,觀念上可以理解、接受,跟他們相處適應是沒有問題,只是在我一個很內心的地方還是覺得自己跟他們不一樣,可能因為我去美國時我已經十一歲了,在台灣也居住了很長時間,他們怎麼看我,我會覺得我就是他們眼中的外國人,我是Chinese,幸運的是不會有身分認同的混淆。
像是我念研究所時接觸到我的指導教授,他是韓國人,移民第二代他在美國生的,他的體驗就跟我的很不同,或許他心中覺得自己是美國人,但身邊的人卻把他當外國人看待,他研究的主題也大多關於種族歧視、身分認同等等,我對這些就沒有那麼有興趣,跟我的經驗也有關。


做研究是一個創造過程,要習慣挑戰自己的想法

其實我蠻欽佩很多心理學家。不過最喜歡的是William McGuire,他是一個社會心理學家,社會認知領域的創始人,是耶魯大學一個教授,他比較有名的是在說服方面的研究,但影響我最多的是他的研究方法和態度。
他曾寫過一篇paper,結合哲學跟心理學理念,從哲學角度怎麼做社會心理學的研究,我看了他的文章之後,覺得他的科學哲學是很實用的,對一個社會心理學家來說蠻重要的。他強調做研究是一個創造過程,我們要習慣挑戰自己的一些想法,不是提出假設然後只是去驗證它是否被支持。而是在研究之前就要多方面考慮,除了自己的假設之外,還有沒有別的解釋,甚至別的假設。
這跟我對人生體驗也蠻類似,就是要學著怎麼用別人的角度看自己的研究、理念、想法。這樣多方考慮進去之後,其實很多現象是非常複雜,所以我們的思維也要更flexible。現在我也會跟我的碩班學生一起看這個做研究的方法,希望他們挑戰自己的理論,多思考其他的可能性。


什麼是happiness

一直以來最想探討的、最想問的問題是關於人類的幸福感happiness,它最根本的來源是什麼,什麼是happiness,要怎麼獲得。雖然我不是做這方面的研究,但我覺得很多研究都跟這個有關聯,總是在想如何可以提升幸福感,在不同文化底下,人們要如何做情緒調解,不論是在社會適應、跟別人相處或是內心自我的調適,怎麼樣能更好。


對愛情的看法

我對愛情的看法,跟對生命中其他重要部份很像。我覺得要看比較長遠的,談戀愛是很不錯,愛情是人生中一個重要部分,但我認為在其之外也有很多重要的事。我一直學習在愛情、家庭、工作等等,中取一個平衡,要一直去檢視自己、訓練自己。


學會享受過程

我以前在美國時,也有教課,不過那時是一個研究生的身分。所以在台大能當教授,我覺得很高興,因為能跟學生相處在一起其實是很幸福,我可以教書,又能有時間想我自己喜歡的研究。但因為我兩年前才回來台灣,也沒有在台灣念大學,對學生的生活是什麼樣子還不太了解,也會常常在想怎樣能學生最有幫助,一切還在學習當中。
如果要說對學生的建議的話,其實就像對我女兒的期望一樣,只是希望你們可以喜歡你做的事情、找到你真正想要做的事情,知道人生目標是什麼。然後找一個平衡,不論是心理情緒的平衡、人際相處的平衡,我覺得這也是我每天都要調適,都要持續學習的。以前當學生時我比較完美主義,會很在乎經驗、有沒有成果,但後來我漸漸發現,人生過程中其實是有太多因素在彼此影響,所以結果如何不用太在意,能去體會、能在那件事的過程中感到快樂,是最重要的。


不斷的成長

我覺得生命的意義是不斷的成長。一部分幫助別人,另一部分自我成長,有心靈、精神上的提昇。這是我到目前的體會,以會有別的想法也說不定,因為我覺得我也一直都還在學習當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