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部
Q: 老師,我們很好奇,為什麼你會想從數學系跳到物理學系念碩士,最後再跳到認知神經科學與心理學領域呢?
A:
我很早就決定把電腦當做科學研究的主要工具。但由於很多學科對我來說都很有意思,所以花了不少時間在不同領域間探索與學習!那時我捫心自問:
「雖然數學和物理都很有趣,但是我有足夠的熱情可以做一輩子嗎?」答案卻是否定的。
後來,我有機會接觸到腦科學方面的資訊,覺得這領域非常好玩,想要更深入地研究。可是,我是理工背景,先前所接受到的訓練跟腦科學和心理學比較不相關,必須先找到一個可以使得上力的切入點。於是我到資工系去學了「類神經網路(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這類的電腦模擬是我原本比較熟悉的方法,在美國求學研究的初期也是利用此方法來探討神經科學和行為方面的現象。
Q: 想請問老師為何當初要把電腦當作研究的主要工具呢?
A:
我想要走「計算科學」這條路的原因,和從小就很喜歡玩電腦有關!然而,電腦只是個工具,跟統計、數學一樣,都能夠應用到各式各樣的學科;但是,什麼才是最有趣的呢?我不知道!因此,我決定每一樣都去嘗試。
特別要提的是:我在大一的時候修了一堂物理系的課,就是趙挺偉老師的「計算導論」,主要內容為基礎的計算物理。這門課事實上蠻難的,裡面涵蓋了不少微積分,雖然高中就有學過了一些基礎,但是微分方程那些部份卻都不懂,所以在學習的過程中還是碰到了不少挫折。
舉例來說,在常微分方程都還沒接觸過的情況下,老師要求我們做一個需要使用偏微分方程的熱流模擬,來算出空間中一個100度的熱源如何改變環境中的溫度分布。雖然實作的過程似懂非懂,但最後依照要求看到模擬結果時,我大嘆:「這真是太神奇啦!」那個當下,我便決定要走上計算科學之路。
因為大一的際遇,所以研究所的時候,我就跟隨著趙挺偉老師做計算物理。我還記得考上研究所當天,很開心地跑去找趙老師報告:「老師,我考上研究所了!」現在想起來,老師當時應該很錯愕,不知我來意為何吧。
Q: 想請問老師,當初接觸到腦科學的機緣是什麼?
A:
我在念物理所時有兼高中物理的家教。某天,我跟家教學生介紹粒子物理時無心說了:「世上萬物都是由原子分子所構成,我也是、你也是、這桌子也是。」講完這句話後,我突然意識自己和桌子其實非常不同。我無法想像,僅僅把原子堆砌組合後,就能變成一個人!「生物性」、「意識」、「思考」等桌子沒有的特質到底從何而來?為此我去查了許多生命科學的資料,最後發現神經科學或許能回答我的疑問,便一頭栽入這個領域。
Q: 老師在專業知識上做了各方面的嘗試,那有做什麼課外活動嗎?
A:
我曾經參加自然保育社。然而,大學的課業負擔蠻重的,如果跟社團在周末出遊,那我作業就會寫不完,因此就漸漸淡出了。
出於好奇,我對「氣功」和「特異功能」這方面蠻有興趣的。雖然身旁有些師長朋友覺得這些是比較不科學的東西,但我認為沒有接觸過,怎麼知道它們不存在?所以就跑去修了陳國華老師的「氣功」體育課。可能因為是體感還算敏銳,我很容易感受到身體能量的變化和進入所謂的氣功態。當時,最讓我吃驚的一件事情就是「自發動功」——在意識清楚而沒有去控制肌肉的狀況下,身體會自發性地產生一些非經暗示的不規則動作,包括走跑。氣功這一練就是好幾年,後來還成為道家氣功「金丹社」的社長。不過後來因為練到一個瓶頸,就沒有再繼續了。對我來說,氣功是貨真價實地存在,至於傳言中練功多年後會產生的神通,因為自己練不出來,只能抱持「不可知論」了。
另外在美國時,我最著迷的運動是攀岩,更精確的說是抱石(Bouldering)。因為美國冬天很冷、一直下雪,如果長期不想辦法運動會有冬季憂鬱症。當時我念的波士頓大學,剛好新蓋了體育館而裡面有個很完善的室內岩場,也是因為覺得新奇好玩就開始接觸。這一爬又是好幾寒暑,室內室外都有。而為了成為一個更好的攀岩者,我節制飲食、苦練體能、也勤練瑜伽,當時爬得不錯也曾擔任攀岩比賽的訂線員和裁判。會對攀岩著迷的另一個原因是「研究壓力很大」,因為我的博班指導老師是類神經網路的創領域元老,對於研究的水準要求很高。因為 困難的攀岩需要百分之百的專注來感受平衡和執行動作,因此我會進入心流的狀態,這幫助我在心靈上暫時逃離學術研究的世界。
到科羅拉多州做博士後研究時,因為工作太過忙碌就比較少攀岩了。不過在學校裡,大學生在校園間穿梭時多用滑板,連我的指導老師也是!所以我就入境隨俗學了滑板。事實上,我因為太愛滑板了,前前後後還買了四張功能大小各異的板子。但由於這方面較晚接觸又沒有太多時間練習技巧,技術上實在和大學生差太多了!此外,我對跑酷(Parkour)一直都有興趣,剛好見到當地有訓練學校也去學了好一陣子。但我自覺在這項運動的天分太差,後來就沒再投入練習。
Q: 老師,回到臺灣後,你對臺大的學生有什麼期望嗎?
A:
我小時候很叛逆,高中三年共翹了一百多堂課!因為高中的教育讓我很痛苦,上課或考試很多都是死背的東西。不過,我翹課不是去打電動或是去玩,而是去書店看電腦和哲學書。但在臺大時,我沒有翹過任何一堂課,因為所有的課程都是我想學的,不喜歡的課程我不會因為要拿營養學分就選修!提這段往事是要同學們思考一下自己為何要翹課以及到底對什麼有熱情?
臺灣的學生很聰明但可能在「探索自己」和「主動學習」這兩方面還可以做得更好。
先談「探索自己」:你知道自己的長短處各是什麼嗎?你知道什麼是你有興趣沒天分、沒興趣有天分、或有興趣也有天分的事物嗎?你對大學各科系都有接觸了解過才選填心理系的嗎?我期望同學能在社會主流價值和父母的期望下仍能思考、發現和擁抱自己真正的興趣和天分!
至於「主動學習」,我發現許多同學仍習慣被動而全面地接受老師們所給的資訊。事實上老師所講的東西也有可能是錯的,主動思辨後有所疑義應該勇敢發問,一步步把所有疑問都消除了才能把自己的知識高塔堆砌地很穩固。此外,蠻多同學似乎只讀老師上課的投影片,而不去讀原始文獻或書籍。這樣學習的問題一來是透過別人的眼睛去看世界,二來是缺乏蒐集與消化資訊的訓練。或許同學們會覺得大學課業很重, 無法在短短的一學期內念完那麼多本原文書。事實上,老師們也有這種對資訊爆炸的無力感。以我自己來說,電腦中就堆了許多應該念卻還沒有念的最新研究論文。然而,閱讀是有策略也有技巧的。沒有相關的資訊就應該快速捨棄,而有相關的資訊則要先快速瀏覽標題及段落主題句,來決定該詳讀哪些部分。總之,在短時間內快速擷取並消化所需要的知識是主動學習中的一個核心技能。
《感想》
黃從仁老師豐富的學經歷以及擅長思考的性格淬煉出許多思想上的火花,首先是對於未來的定向,要審慎辨析事業和興趣的不同:「雖然有趣,但我能做一輩子嗎?」這句話無異為許多徬徨困擾的人提供一個新的角度去思考。而實事求是的態度則是成為優秀科學家必備要件,比如老師所提到「不清楚前,不下評斷」的這個概念,也讓我們能更加謹慎,避免妄自貼上主觀的標籤。從大量蕪雜的資訊中化繁取簡,更是現代人需要學習的技能!總而言之,多方思考、了解自己,才能更進一步了解外在世界並適應,共勉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