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21日 星期二

德,意識-期末反響

 謝曜名
  距上一次的投稿,四個月又過去了。

       這四個月,冬季走到了盡頭,夏季學期開始了。白晝漸長,晚上九點夜幕才掛上,讓我想起來剛抵達德國那個時節,那時還帶著台灣生理時鐘的我,實在不習慣晚餐過後仍是全亮的天空。而此時的我再次面對這過度漫長的白天,生理上的不習慣依舊,心情卻已截然不同。

       對於異國生活的一切正開始駕輕就熟,卻不覺快到回家的日子了,回顧這近八個月來的生活體驗,就隨筆寫下幾個深刻印象。

關於上課
         卡爾斯魯大學是一所科技大學(與台灣科大不同,算是理工傾向的大學),校內洋溢著理工人的氣息(我們交換生還戲稱是德國清大 or 交大),盡管如此,在茫茫的工程科學海中,還是可以尋覓到心理學的蹤跡,我這學期就選修了發展心理學。全德語授課完全是一個不一樣的世界阿,過去所學的心理學專有名詞都有相對應的德語,引用文獻也是德語文獻,於是上課的過程變成隨時準備翻字典,然後開始祈禱自己過去的經驗可以幫助理解眼前的講授內容。我深深感受到語言能力的遠遠不足。在德國,外國學生若要申請大學前必須通過程度相當於 C1 (歐洲語言能力分級的高級) DSH 測驗,自認經過前一學期洗煉的我,仍看到眼前有座高山得越過。

關於社交
         西方朋友見面絕對是先握手然後報上自己名字,盡管是跟一大群人碰面也會一一握手,起初我對這種開門見山的方式覺得有點忸怩,不過手握多後就開始欣賞這種直率了。此外,在台灣大概人人都有個英文名字,但這件事在外國人眼中真的是滿奇特的一件事,有時面對新朋友頭上的問號,還要講自己取英文名字的故事,後來就直接報中文名字,也可以看到朋友練習念中文的有趣模樣。(但,要外國人記得中文名字這件事,其難度約等同於要我們去記義大利或拉丁美洲人的名字,後來我都報簡化版,順便作為暱稱。)

         有許多人會給建議說,到了國外就別跟華人圈混一塊,因為使用同樣的語言會構成小小的舒適圈,使得人懶得去拓展新的世界。這個建議有它的道理在。畢竟人在國外,是藉著不同的語言、不同的視野去看待世界的絕佳機會,若仍操中文、交台灣或中國朋友,那麼在台灣或是去中國參與交流活動就可以辦到,何必遠赴歐洲?不過我認為,把握機會認識來自不同文化的朋友、用外語去描述、理解這世界固然重要,但也不致於要去刻意閃避華人朋友,因為與每個來自不同背景的人都有其獨特的故事,與人交流,只要不偏食,像是只說中文而不理西方朋友,就不怕見不到更廣大的世界。

關於生活
         在台灣外食的習慣大概來到國外第一個星期就破除了。下廚這件事除了可以節省開銷,也可以從中學習到許多,像食物的行情價格(吃米終於知道米價)、認識食材的性質以及彼此搭配、安排烹煮流程(這件事超難,很考驗認知資源與分散注意力,開始佩服總鋪師)等等,而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是「品味」這件事,細緻品嚐自己辛苦的結果,。(但也常常花40 分鐘煮、10 分鐘就完食,而且還要自己洗碗盤 ╰(〒皿〒)╯)

         練習分配時間、掌握生活作息絕對是一大課題。以我來說,一個星期除了需要在教室現身四次之外,其他時間幾乎可以自由支配,日子可以過得很「閒」,不過這個「閒」卻不見得輕鬆,因為往往會有額外的壓力,像是參加社區大學的語言交流來加強德語、到線上找感興趣的課程參加(Coursera)、每天的寫作練習等等,會希望自己在閒暇時間多去完成一些事情,自我督促的能力在這些目標的實現過程就顯得相當重要,畢竟完全沒有人盯著自己去做這件事。坦白說,我並沒有將時間分配做的很好,盡管偶爾可以把計畫全數完成,但也有許多時刻會覺得自己很魯 (loser),生活就在自我的肯認與批判間來回跳躍,只是不同時間有著頻率與高度的差別。我想比較深的體悟是更加認識了自己的堅強與脆弱。

關於旅行
         來到歐洲最迷人的一點是,不需要半天時間就可以抵達另一個語言文化完全不同的國度,而且廉價機票、巴士票隨處可見,有太多的誘因吸引著人往外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古老諺語在歐洲大陸可以實踐地恰如其分。歐洲的歷史蘊含,引誘著人不斷對她發問,「妳是如何走那些璀璨與憂傷,到達今日的文明成就?」我試過帶著問題出發,也嘗試不帶假設去浸泡在當地氛圍,都各有樂趣且收獲頗豐。

         在這九個月中,我趁著假期或是逮到廉價的交通票,踏過十一個國家、近三十個城市。旅途中有它的美好,也不乏一些衝擊很大的事件需要隨機應變,經過這層洗禮,我不敢說自己生命變得厚實豐富(那太嚴重了),但是應變能力與膽子肯定是變大了許多。

此時想到自己的初衷
         「盡可能拓展生命經驗」是我當初申請交換時最強烈的想望,我想見這世界的廣大、認識不同文化的人、喝不一樣的德國啤酒。而此時回顧這目標,會認為自己有講等於沒說,因為交換學生的幸運之處在於自己會被放置在一個刺激來源極豐富的環境,「拓展生命經驗」成為了一項必然,就如年紀變老體重變重近視變深,那是不需要額外施加努力也會發生的事;但是有意義的改變往往是發生在主動去做了某些事情,不再順勢而為,克服對於新環境的恐懼:走進全德語課堂、開口跟新朋友說話、前往一個完全陌生的國家與城市,在新體驗累積的同時,一些刻板印象就此被消除,抑或再次被強化,我想這種改變是帶著「想做些什麼」的想法才有辦法得到的。

         我覺得自己申請一年交換而非一學期的好處之一是,可以實際體會這兩種長度所採取的學習策略有著明顯的差異在。來到國外看到許多只來一學期的朋友,他們不是在旅行的路上,就是在準備旅行,比較難去深化在地體驗;而一年的長度則給了兼顧旅行、生活與課業的機會,本來我只打算來一學期,但現在很慶幸自己後來決定爭取延長自己的交換期限。

        最後我想說的是,有許多的語彙,諸如旅行、生活等等,在這段時間中,我發現了這些體驗正在經歷重新定義的過程,但在質上發生怎樣的改變竟無從得知。於是心中抱著一個微小的希望:在往後生命的某一時刻,會驚訝地再次發現這段時光對自己產生的意義。主動去與這世界進一步互動、並且觀察並且享受自我內在質變的過程,是這段交換學生生活對我而言最具價值之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