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16日 星期日

特色課程與使用者經驗的交會

撰文者:心理三 賴怡臻
  你還記得以前高中時上課的模樣嗎? 粉筆在黑板上滋滋作響,同學們有的勤奮的抄著筆記,寫著永遠都寫不完的考卷;有的人神遊到窗外的世界;亦有人迫不及待的與周公相會。你何曾想過──哪個老師的身影、哪一堂課是令你印象最為深刻的?

  課堂上充滿著變化與可塑性。在過去,課堂間主要是由老師以直接講述課程內容的方式來教學,而學生也只是被動的吸收知識。龐大的資訊量與考試導向的教學限制了課堂的發展。學習動機、主動學習、合作學習的方式似乎被忽略。近年來12年國教目的,定位在「減輕升學壓力」,希望透過上述等方式來弱化課堂上傳統純粹升學考試導向的學習,而是希望學生能真的「樂在學習的過程」與「展現更高的學習動機」。為了要因應這些改變,不少學者因而提出了特色課程的理念,期望能減輕老師和學生在教學現場之間的鴻溝。

  何謂特色課程呢?特色課程以設計主動學習、合作學習、師生雙主體的課程為核心目標。在多爾的《後現代課程觀》中提到課程應含有五個元素,分別為:過程性(Currene)、複雜性(Complexity)、宇宙性(Cosmology)、會話性(Conversation)、社區性(Community)

過程性
課程的重點不在於既定的標準答案,師生間、學生間的互動過程,也將助於把經驗化為知識,或是用經驗輔助知識。
複雜性
教師不再用機械式、單調的方式去理解教學,課堂間所傳達的概念是具有開放性的。
宇宙性
課程為有限的知識表現,但其所引發的思考是無限的。
會話性
透過師生間的討論、辯論、反思,擴大課程內容的意涵。
社區性
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態度,課堂絕不只侷限在教室內。走出教室,只要有心,處處都是知識、經驗的寶庫。
  
以上概念皆強調課程是動態循環開放的,不如以往多以靜態講授為主,有更多機會可以讓學生們透過切磋,互動式的學習如何去學習(learning how to learn)。這樣以「學生與老師雙主體」、「同學間的互動討論式學習」為出發點的教學理念不只是能應用在育現場。在心理學的應用領域上,特色課程的理念與使用者經驗(User Experience)的核心概念也不謀而合──同樣是以人為本並創造更好的體驗,亦或是納入更多的社會互動。

  使用者經驗(User Experience)強調以使用者如何獲得良好的使用經驗為出發點,來設計產品或提供服務。在設計的過程中,會從最基本的觀察使用者開始。透過訪談、田野調查、請使用者寫日記、角色扮演等等方式可以幫助研究者深入了解使用者的使用經驗上的情緒、信念、喜好、認知、心理或物理上等反應。如果把使用者經驗的觀念與特色課程放在一起思考,便可以運用在課堂設計上,可以把使用者鎖定在「老師與學生」,並把經驗定義為「課堂間的學習歷程」。就如同使用者經驗設計師往往在設計產品時,會同時找使用者來共同參與設計或測試;課程如果也能不再是單方面的只由老師設計出教案或是課程大綱,而是適度的採納學生對於該課堂的期許,並更立即的反應學生的學習成效,或許能比以往創造出「師生的共學經驗」,也間接地提供同學間合作學習的楷模。此外,若再以使用者經驗的角度來探討一個優良的課程設計,除了要滿足學生與老師在課堂間的學習需求外,還需要探討「情感需求」、「喜好需求」,而設計不同的方式來引發彼此的動機。常見的例子為情感設計、遊戲化設計。

  綜觀以上看來,特色課程是有別於以往的封閉教室。透過使用者經驗的許多方法,用在了解學生與老師對於課堂間的學習需求,更期望能設計出一個能真正融入雙方生活的課程。學生學習與思考的不再僅限於老師的教案、課綱內容,真正的學習是發生在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習之間的討論過程中。最重要的是,同時也讓學生於過程中養成主動思考的習慣。老師不再只是將自己固有的知識傳授給學生,而是在每一次的教學經驗累積上,都像是再重新審視自己的學識,享受教學相長的過程。


正如同英語諺語所說:Teaching others teaches yourself.課程不僅是一種既定框架,而是一種創造、體驗的過程。

 


《教育生態學》 鄭偉著  新銳文創出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