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16日 星期日

為什麼明明讀的是對的知識,考卷上的答案卻會寫錯?

為什麼明明讀的是對的知識,考卷上的答案卻會寫錯?

議題部

還記得上一次和久未聯絡的朋友聚餐的情況嗎?試著描述一下,你很可能會發現你只能記得聚餐的大致過程,像是有那些友人參加、主要的聊天內容,但記不清一些小細節(如當天吃了什麼)。此外,若其他與會友人異口同聲地表示當天聚會你忘了付錢就走,即便你們去的餐廳其實是要先買單的,你還是很可能「想起」自己沒有付錢就先走了,乖乖掏出兩百塊給他們。
從上述的故事看來,人類的記憶似乎不如想像中可靠,對於過往事件的細節,人們可能會忘記或記錯,甚至在特定引導下可能回想起「根本沒發生過」的事,而這些「你以為有發生過」的經驗就稱之為「假記憶」。
除了記憶有這樣的問題,那麼我們所學的「知識」會不會也有這樣的現象呢?目前對於「知識」的了解上心理學研究已知:  



Fazio等人(2013年)針對這個現象提出研究問題:「一個人的知識庫(knowledge base)是穩定、不易被改變的,還是容易被影響、改變的?」
他們請24位大學生參與一個線上測驗,內容為64個詢問常識的簡答題,例如:「世界上最大的海洋是?」、「發明電報者的姓氏是?」,以檢驗參與者本身具有的知識。64個問題中32題為主要問題,另32題為篩選題,以刪去未認真作答的參與者。參與者必須根據自己本身具有的知識回答這64個問題,並評量自己在回答各問題時的信心程度。為了避免參與者亂猜影響實驗結果,實驗者也指示參與者對於不知道答案的問題直接答「我不知道」即可。
  約兩週後,Fazio等人再度邀請這些參與者,將他們分成兩組,各閱讀兩篇故事。在整個閱讀實驗開始前,參與者皆會被告知:一、每看完一篇故事要回答相關問題,二、故事內容可能有誤。
  兩組參與者閱讀的故事內容大致相同,但為了更瞭解「誤導效果」的影響,對於同一個知識點,一組參與者會看到「誤導句」形式,如「他乘船渡過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大西洋」;另一組參與者則會看到「中性句」形式,不包含正確或錯誤知識,如「他乘船渡過世界上最大的海洋」。每篇故事各有16個知識點,皆改寫自主要問題。
  參與者每看完一個故事便要回答四個文意理解問題,以確保有認真看完故事。閱讀實驗結束後,Fazio等人又讓參與者進行了簡單的解謎遊戲,稍作休息,最後再讓他們回答64個詢問常識的簡答題──其中32個主要問題與之前線上測驗使用的一樣──以檢驗故事中「誤導點」對個人知識的影響。

  結果發現:
(一)那些已知且正確的知識,被故事內的錯誤「誤導」。
例如,那些線上測驗時可以正確回答「世界上最大的海洋是太平洋」的參與者,在閱讀過「他乘船渡過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大西洋」這樣的敘述後,回答「世界上最大的海洋是大西洋」的機率提高了,顯示誤導句會對已知的正確知識會產生影響
(二)參與者有正確的先備知識(prior knowledge)時,和沒有的參與者比較時,誤導效果(misinformation effect)相近。[1]
例如,在線上測驗時能正確回答「世界上最大的海洋是太平洋」的參與者,與線上測驗時回答「世界上最大的海洋是印度洋」或「我不知道世界上最大的海洋」的參與者,他們經過誤導句「他乘船渡過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大西洋」的誤導後,在最終測驗回答「世界上最大的海洋是大西洋」的機率是相近的。這似乎意味著不管是否具備正確的知識,受到錯誤知識誤導的機率是差不多的。
這個實驗告訴我們最重要的事情是:即便你具備了正確的知識,那也無法完全的保護你不受外來資訊中的錯誤內容所誤導。所以在這樣一個資訊爆炸的時代,對於臉書上轉來轉去的新聞資訊或研究新知,我們都需要小心查證,確保吸收到的是正確的知識,以免一不小心就被錯誤的知識給「洗腦」,導致你在考卷上不小心寫下錯誤的答案!



[1] 誤導句對於「已知且正確的知識」的誤導效果,和「已知但錯誤的知識或不知道的知識」無顯著差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