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的一開始是小朋友傑克一段長長的獨白,在聽小傑克說話時,會覺得好像從天真無邪的視角看見世界,但越聽越覺得有些不對勁——小傑克好像不曾看過真正的世界,對於所有事物的認識都只停留在這一個小小的房間裡。他認為世界就是這個小房間,其他的人、大海、藍天、軟軟的草皮,都只存在在電視裡。
隨著電影慢慢的帶著觀眾了解,原來這是一樁綁架案,他的母親從17歲被綁架至今已經被關在這裡七年,而「會帶來魔法的老尼克」則是當初綁架她的犯人,定期的來到後院這個小房間性侵她。劇情中有一幕令人非常緊張——傑克從衣櫃的縫隙偷看老尼克,老尼克正準備和傑克說話時,傑克的母親為了保護傑克,拼了命的抓住老尼克,要他不准和傑克說話。老尼克在狂怒的情緒下差點掐死媽媽。傑克覺得媽媽會受到傷害都是自己的錯,在老尼克離開之後哭著跑出衣櫃,抱著媽媽和她道歉,整個過程都令人十分揪心。這件事情其實對像傑克這樣的小孩子來說,已經能夠構成「創傷」(trauma)了。
- Q:小孩子會有PTSD嗎?
其實PTSD是一個無論年齡大小都會有的精神疾患,不過因為考慮到小孩子的感受和表達可能和成人有所差異,所以PTSD在DSM出第五版時候就把六歲以下小孩的診斷標準獨立出來了。
除了診斷可能有所不同外,小孩子若發展出PTSD更是要特別密切照顧,因為過去曾有長期研究調查老人在一生中最嚴重的創傷經驗和調查時的身心狀況,發現如果最嚴重的創傷發生在孩童時,到老還有PTSD的比例居然比老年才遇到重大創傷更高。另外,孩時的創傷也會造成之後的快樂指數、社會支持、處理壓力事件的能力較低等等,影響十分深遠。
那兒童可能會有什麼症狀呢?年幼的兒童常出現退化行為,會表現得更像幼童,譬如會尿床、哭鬧、緊抱父母不放、異常焦慮等等,年紀較大的則可能有攻擊行為,這些都可以說是一種自我防衛的機制(陳淑惠,)。在災難發生後的幾周內有一些PTSD相關的症狀其實都是滿正常的,不過如果已經持續兩周以上、或者症狀對平常生活造成重大影響、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安全,就必須馬上協助尋求心理專業人員的協助囉!
參考資料
陳淑惠(2000):關懷災後兒童的適應:從震災的身心反應到心理復健。《行政院文建會心靈重建系列--921藝術家到校服務計畫成果專輯》,44-48頁。
---------------------------------------------------------------------------------------------------------------------
這次的事件也讓傑克的母親下定決心,要逃出老尼克的魔掌,因為她太害怕小傑克被老尼克傷害了。於是他決定告訴才五歲的傑克,他的真實處境——他是媽媽被強暴後生下來的孩子,而他的全世界只不過是一個小小的工具間,小尼克生氣的吼著:「我不喜歡這個故事,換一個!」,用他僅剩的一點防禦力否認殘酷的現實。
媽媽開始想各種能夠騙過老尼克的方法,她先試過用熱水讓傑克假裝發燒,但老尼克卻說什麼也不願意帶他去看醫生,媽媽只好要傑克裝死,將他滾在地毯之中,由老尼克帶出去,再伺機脫逃。
「我恨你!」傑克尖叫。
一句單純直接的話,巧妙地襯托出母親處境的無奈,與令人心痛的處境。
滾出地毯後看見沒有被天窗框住的天空,五歲的傑克第一次看見這個世界。他努力的完成媽媽交付的任務,終於將媽媽從工具間裡平安營救出來。
但是被救出來後一切的難題才正要開始,和七年沒有見過面的父母重圓,而且還帶著強暴犯留下的孩子,回到不再熟悉的家中,看著當初和她一起念高中的朋友們過著正常的人生——「為什麼是我?為什麼是我遇到這些事情?」,這些對傑克與母親來說都是挑戰。
對媽媽來說,曾經在世界活過,對世界有所想像,反而更難適應。與父母重新相聚後才發現,父親與母親已經離婚,而父親甚至不願意正眼看著傑克;每天都有許多記者圍繞在屋子外面,甚至在節目上被質問:「你怎麼沒叫老尼克把傑克送去孤兒院,難道你都沒有想過給他一個正常的童年嗎?」,這個世界沒有她彷彿一樣照常運轉著。媽媽因此得了憂鬱症,甚至企圖自殺。傑克發現這件事情之後,將自己的頭髮剪了下來,請祖母帶給在醫院的媽媽,象徵著自己把力量給了她,而媽媽也靠著傑克與自己的母親的支持慢慢的好轉,最後能夠再回到這個世界。——社會支持對於經歷創傷的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保護因子。
- Q:PTSD的保護因子
前面已經介紹過PTSD,大家也知道了並非所有歷經災難、創傷事件的人都會產生PTSD,那麼,到底為什麼有些人會、而有些人不會呢?除了創傷事件性質與強度的不同之外,我們也可以來想想「保護因子」。
在心理學中,保護因子指的是降低個體遭受某些疾患的風險之因素,也就是說,同樣遭遇到創傷事件的人,卻可能有一些因素保護了個體免於產生之後的PTSD。過去研究顯示,PTSD的保護因子包括有:教育程度與IQ、自尊與自我效能、樂觀…等的個體因素,以及過去生活經驗、家庭與社會支持…等的環境因素。也就是說,擁有以上越多保護因子的個體,在遇見創傷事件時,就有越足夠的內、外在資源去應對,也就比較不容易產生PTSD。
了解保護因子的重點在於,在創傷事件的不可避免性之外,仍然有著力的空間。在面對創傷事件後,如果能夠發揮足夠的保護因子,就能降低個體產生PTSD的風險,例如:練習較為樂觀的因應態度、周遭人提供充足的社會支持(包括實際資源的支持與情感的支持),都是我們可以給予的幫助。
另外,與保護因子相反的即是危險因子,雖然並非直接的相對(例如:IQ作為保護因子並不代表低IQ就必然較高風險),但常常是可以互相對照的。例如:缺乏社會支持的邊緣族群(或因事故失去家庭者)、具有心理疾患者(如憂鬱症史)…等,是我們更應該給予關懷與幫助的。
參考資料:
Agaibi, C. E. (2005). Trauma, PTSD, and
Resilience: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Trauma,
Violence, & Abuse, 6(3), 195-216.
蕭文 (2000). 災變事件前的前置因素與復原力在創傷後壓力症候反應及心理復健上的影響。教育部學生輔導支援中心承辦之九二一震災心理復健學術研討會論文集,32-40。
-------------------------------------------------------------------------------------------------------------------------------
「再見,房間。」
傑克帶著媽媽回到當初被關了七年的房間,向所有東西道別,在正視傷痛之後,才有療癒的可能。
- Q:災難發生後我們可以做什麼?
在前面的幾個Q&A中,我們對創傷的特性和心理治療可能的進行方式都有了一些了解後,大家可能會開始產生一個疑問:「知道這些能幫上什麼忙嗎?」其實,只要熟記一些簡單的小步驟,每個人都能對創傷患者的復原貢獻一己之力喔!
在國小時有洗手五步驟「濕、沖、搓、捧、擦」,而在 2007 年時,歐美各國的創傷心理專家有感於不斷發生的天災人禍,共同討論出五個災難或創傷事件發生後的介入原則和實行方法(Hobfoll et al., 2007)。而台灣也有一群熱心的團隊翻譯這篇文章,並提出五字口訣「安、靜、能、繫、望」(蘇逸人等譯,2009),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五個原則和目標吧。
1.
促進安全感(Safety):公部門應該將受創民眾帶到較安全的場所,譬如地震或風災後常會設置庇護所、家暴事件發生後也會進行緊急安置。另外,我們也可以使用「安心穩步」(grounding)技術來幫助他人緩和情緒。(文章後半段會介紹)。
2.
促進平靜穩定(Calming):若能促進平靜則能減輕創傷後常見的焦慮反應,也能降低後續發展成PTSD的機會。政府或民間團體可以協助受創者掌握親友的最新訊息,身邊親友也盡量避免讓受創者接觸會再度引發激烈情緒反應的資訊,如災難現場的新聞影響等。
3.
提升自我與集體效能感(Efficacy):在災難發生後,我們可能會感到懊悔或無能,譬如地震時父親因來不及救出小孩而自責、人際創傷的受害者則可能會有負面的自我認同。這時候我們應該協助受災者增加對生活的控制感,提醒、陪同他找回災難發生前原有的效能,逐漸回歸日常生活。
4.
促進聯繫感(Connectedness):親友陪伴的力量一直是影響創傷後復原的重要因子,可以協助受創的孩童與父母取得聯繫、或者受創者彼此交流和陪伴等,都能增進人與人間的聯繫感。
5.
灌注希望(Hope):創傷造成人和過去生活的斷裂,志工或是相關的輔導人員可以協助倖存者接觸相關資源、訂定未來的計劃、鼓勵從事正向的因應行為。有了希望,就有了從創傷中走出的力量。
記住了創傷五字訣後,如果還想了解更多災後緊急救助的知識,可以到災難與創傷心理資訊網(www.psychology.org.tw)中下載由台大心理系陳淑惠老師和學生共同翻譯的心理急救操作手冊(Psychology First Aid),裡面就詳細介紹了前面提到的「安心穩步」技術,可以協助激動者穩定情緒、把思緒和注意力帶回當下喔!
參考資料
l 蘇逸人、游勝翔、周嘉瑛 (2009)。〈災後創痛的復原長路:大型災難初中期介入的基本原則與作法〉。網路文章。
l 陳淑惠、周嘉娸、蘇逸人、龔怡文、潘元健(2011)。心理急救操作手冊第二版中文文字修訂版(譯)。台大心理系,台北市。〔譯自National
Child Traumatic Stress Network and National Center for PTSD, Psychological
First Aid: Field Operations Guide, 2ndEdition. July, 2006.〕。
l Hobfoll, S. E., Watson,
P., Bell, C. C., Bryant, R. A., Brymer, M. J., Friedman, M. J., ... &
Maguen, S. (2007). Five essential elements of immediate and mid–term mass
trauma intervention: empirical evidence. Psychiatry, 70(4), 283-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