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4日 星期三

難道虎媽錯了嗎?


心理二   莊昀軒

「天啊!妳表現得越來越糟了。如果妳這首歌再彈得那麼糟,我就把妳的娃娃通通燒掉!」別懷疑,這是媽媽對女兒的嘶吼聲。這段嘶吼,出自於虎媽(中文名為蔡美兒,她雖然在美國出生長大,但有一個華裔菲律賓籍的父親))的《虎媽的戰歌》一書中,當她的小女兒Lulu怎樣都彈不好小白驢時,虎媽先是把Lulu心愛的玩偶全部裝到車上,威脅要把它們捐走,當Lulu再次表現不好時,虎媽如是大吼。虎媽在此書中,大力肯定「華人教養方式」。虎媽說:「西方的小孩雖然承載比較少來自父母的期待,也有父母寵溺的愛,但是我相信他們不會比華人的小孩開心。雖然華人的小孩得到比較少父母的讚賞,也比較少玩樂,但也正因為這樣,我們的小孩表現傑出而且因此自豪!」《虎媽的戰歌》一書在2011年出版後,隨即在美國的媒體、輿論界上激起激烈的論戰。許多人猛烈的批評虎媽,認為她這樣不但不會讓小孩開心,更嚴重傷害小孩的自尊;不過也有人支持虎媽。認為唯有透過嚴厲的管教,小孩才可能出人頭地,學業表現傑出,且長大後會感恩父母這樣教養他們。到底,我們該相信誰?更甚者,如果哪天為人父母,我們該怎麼做?
●問問心理學家......
        在這場論戰中,雙方各持己見,堅持自己的教育方式才是「對」的,猛烈批評對方的教育方式要不就是把小孩壓垮,要不就是把小孩寵壞。在複雜紛亂的喧囂之中,或許我們該問,心理學家怎麼看待這一件事情?有哪些研究結果支持哪一種教養方式。
●教養方式的分類
   
 在回答哪一個教養方式比較「好」之前,心理學家得先界定「教養方式」有哪些不同類別,各自的定義為何。發展心理學家根據兩個常見的向度(管教的程度以及回應需求的程度),對教養方式做了四種劃分。

假設今天有一位愛玩的小孩,爬到圍牆高處,站在一旁的父母會有什麼反應?
一、溺愛型的父母:他們對小孩的約束很少,卻很回應小孩的需求......「寶貝,我已經幫妳在下面鋪了軟墊,妳盡管爬吧」
二、漠不關心型:他們對小孩的約束很少,卻也同時忽視小孩的需求。「(坐在一旁滑手機)
三、民主型的父母:「寶貝,請你下來。你說你想玩嗎?那不然我們去那邊比較矮的地方玩,我擔心妳會受傷,請你下來。」
四、專制型的父母:「你在做什麼()!!!給我立刻下來!為什麼?我說的算!我數到三,一、二......」虎媽的教養方式就屬於這一類,由她的書中可以看出,她在乎的是孩子的「成績」與「成就」,而非小孩真正想要什麼(她在書中寫道:「我們孩子的成績不許在A以下,那是一個爛透的成績,你必須命令他們表現得更好。」)
        我們要聚焦的是後兩者的父母。前兩者的父母不在我們的比較範圍內,因為他們不在「虎媽論戰」之中。比較令人混淆,較難從表面區分的,同時也是這次論戰的主角的是後兩者。雖然「民主型」和「權威型」,同時都對小孩有所約束與限制,但是前者是以小孩為中心,試圖看出小孩的內心需求並且回應他們。後者雖然也約束小孩,但是他們較不會注重小孩的內心想要什麼。
●虎媽錯了嗎?「民主型教養方式」看似壓倒性地優於「專制型教養方式」
        過去大量的研究指出,「民主型教養方式」比起「專制型教養方式」,對小孩的心智發展有諸多好處。包括:也許是因為民主型父母的孩子,複製了父母的行為與態度,他們往往較有溝通以及傾聽的習慣與能力、也比較能尊重不同的想法、同時比較能跟不同意見的人妥協。另外,他們可能因為被鼓勵說出內心的聲音或表達自己,而比較能控制情緒、較有創意、自信與樂觀。甚至,在課業表現方面,民主型教養方式的孩子,往往有更佳的表現。
        難道,虎媽錯了嗎?
        也不盡然。以上的研究結果,均有一個共通性:「它們皆是建立於歐裔美籍的中產階級家庭的樣本。」
●文化差異─華人子女課業表現確實比較好。
        「虎媽的教養方式(專制型教養方式)」之所以廣泛被使用,往往是因為他在某些條件下,的確能在某些方面導致比較好的結果。那,到底是什麼?
        如果我們回顧一些跨文化的研究,可以發現「民主型教養方式」,只在歐裔美籍的小孩身上,能導致比較好的課業表現,而這個效果在華裔的小孩身上看不道。這或許是為何華裔的父母,往往覺得採用專制型教養方式,可以讓小孩有較好的課業表現。
        Ruth K.Chao(2001)提出一個模型可以用來解釋這個文化差異,她指出,真正關鍵的是「親密程度」:

歐裔美籍的教養方式:




民主型教養方式,有助於提升親子的親密度,而親密度再透過某些原因(可能是小孩因此考試時不會慌張害怕),讓小孩的課業成績變好。

華裔美籍的教養方式:

民主型的教養方式,雖然也能夠提升親子的親密度,但是「親密程度」卻無法顯著地讓課業表現變好。Chao認為,這可能是因為,華裔父母會利用「訓練(training)」的方式(例如:要求寫大量習題、送小孩去補習班),要求小孩的課業變好,所以相形之下,「親密程度」是一個微乎其微的原因。

        同時,當她訪問了其中一名華裔的媽媽,這位媽媽說「在華人的家庭,孩子的學業成就可以光榮整個家族。如果妳在學校有科目被當掉,你會讓家庭蒙羞和丟臉。而如果你表現得好,你會帶給家族榮耀。所以我們會很要求孩子認真的念書。」(撇除這位遠在美國的華裔媽媽,想想我們成長的經歷,這種「你看隔壁小明多厲害,全校前幾名,你怎麼不用功點」或是「你看你們班有多少人考上台大,你怎麼還考這麼差?」的調調,也許你會發現,這是一種瀰漫於我們周遭的氛圍。)
        無可忽略的是華裔家庭的小孩的確有優勢。在相同社經背景的家庭,華裔家庭的子女課業表現在多份研究都指出,顯著地比歐裔家庭的子女要好。而且,華裔第一代的子女的成績,也比華裔第二代的子女的成績好(可能後者被美國文化影響較深,不再是用單純的虎媽式教養方式)
        由此觀之,華裔的父母,往往珍視的是整個家族的榮耀,而有強烈的動機要孩子認真念書,對他們而言,「訓練」搭配「專制型教養方式」,或許正能有效讓孩子成績變好。這也呼應了他們為何相對輕忽孩子的需求(專制型教養方式,相對忽視孩子的內心需求),因為它不會是家長最重視的價值觀。
●所以呢?
        「我的妥協是說我將仍然堅持學業的要求,但是她也換來很多社交的自由。Lulu在過去兩個月有四次在外過夜。(她原本不准女兒在外過夜)」在《虎媽的戰歌》一書出版後,虎媽感受到Lulu開始疏遠她,她也在教養方式上做了調整。在Chao的研究中,也可以發現,不論是什麼族裔的家庭,「專制型教養方式」跟「親密程度」有同等強烈的負相關。說到底,沒有哪一種教養方式是完美的,端看你怎麼定義「好」,端看你希望帶給小孩怎樣的未來。
※備註:此文章所指的「華裔」、「華人」均是特定的族群,例如:Chao的研究中,其華人是指生活在美國的華人,多為中產階級以上的漢人。在做概化上,須注意華人一詞,其內涵是多元而複雜的。對於「歐裔」一詞也須注意其適用範圍。

參考資料與延伸閱讀:
蔡美兒, 錢基蓮, & Amy, C. (2011). 虎媽的戰歌. 天下遠見出版.
Chao, R. K. (2001). Extending research on the consequences of parenting style for Chinese Americans and European Americans. Child development72(6), 1832-184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